[实用新型]一种尾管磨铣打通道用离合器式防偏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5175.4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7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凯;孙振旭;解晓宇;张沂轩;秦唱;刘伟;董丽娟;杜枫;秦立新;李健;井元帅;夏进军;徐肇国;张力;张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刘培玲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管磨铣打 通道 离合器 式防偏 磨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套压力体系井尾管磨铣打通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管磨铣打通道用离合器式防偏磨工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潜山区块开发进入中后期,原有的井网结构已经不适合产层现状,大批高含水油井面临低产,老油井面临停产等问题。为了挖潜剩余油产量,通常在老井套管基础上进行侧钻井施工。然而常规的侧钻井工艺技术并不能满足潜山区块油气藏埋藏深、压力层系多、变化大、地层硬、研磨性强等难题。多套压力体系井尾管磨铣打通道技术是通过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探索出来的针对潜山等多套压力体系井形成的一种新的工艺技术,不仅可以避开尾管上部开窗面临不同压力体系或特殊地层(易塌易卡地层)开窗、减小钻井施工风险,还可以解决小井眼侧钻面临的双层套管开窗难、侧钻施工泵压高、小钻具易胀扣等安全风险。而且可以简化井身结构,增大完井管柱尺寸,更有利于后期的采油作业。多套压力体系井尾管磨铣打通道技术对潜山等区块多套压力体系的老油井改造、高含水井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技术套管腐蚀、套变,在尾管磨铣打通道的前期通井修套过程中,修套铣锥常常会发生偏磨现象,导致提前侧开进入地层,给施工带来地层压力与井筒压力不平衡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尾管磨铣打通道用离合器式防偏磨工具,该装置实现了在不偏磨原井套管的情况下能有效地达到修套的目的,特别适合于技术套管腐蚀、套变情况下的尾管磨铣打通道作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施工成本。克服了现有修套铣锥常常会发生偏磨现象,导致提前侧开进入地层,给施工带来地层压力与井筒压力不平衡的风险,增加施工成本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管磨铣打通道用离合器式防偏磨工具,包括芯轴;芯轴底端螺纹连接导引杆,芯轴上套装有磨削体,芯轴上部外壁为外六方面,芯轴下部外壁为圆柱面,芯轴的外六方面与磨削体的内六方壁面相匹配,磨削体能够沿芯轴上下灵活运动,磨削体外表面设计为上部圆柱面和下部锥面,磨削体外表面镶焊有硬质合金和YD焊条,磨削体上下分别通过芯轴台阶和导引杆上端面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偏磨原井套管的情况下有效地达到修套的目的,特别适合于技术套管腐蚀、套变情况下的尾管磨铣打通道作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尾管磨铣打通道用离合器式防偏磨工具,包括芯轴1;芯轴1底端螺纹连接导引杆3,芯轴1上套装有磨削体2,芯轴1上部外壁为外六方面,芯轴1下部外壁为圆柱面,芯轴1的外六方面与磨削体2的内六方壁面相匹配,磨削体2能够沿芯轴1上下灵活运动,磨削体2外表面设计为上部圆柱面和下部锥面,磨削体2外表面镶焊有硬质合金和YD焊条,磨削体2上下分别通过芯轴1台阶和导引杆3上端面限位。
尾管磨铣打通道井套损段需要通径、打通道施工时,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到钻柱下端下放到变形、错断处,如果导引杆3插入套损通道内,磨削体2遇阻,磨削体2就会相对芯轴1向上滑动,进入芯轴1的六方杆部位,旋转钻柱,芯轴1的六方杆带动磨削体2进行正常磨铣。如果磨铣无进尺,说明本实用新型没有插入错断处,磨削体2还没有达到六方杆部位,钻柱空转,没有起磨削作用,由此达到防偏磨原井套管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5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作业通刮一体化工具
- 下一篇:一种丢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