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真空带式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883.6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辉;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06 | 分类号: | F26B15/06;F26B2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领域,尤其是热泵真空带式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带式烘干机预热和干燥原料的热源通常通过锅炉所产生的蒸汽提供,通过锅炉提供热量来进行加热,虽然达到了加热的目的,但是会存在耗能大,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弊端;而现有的真空带式烘干机原料冷却和烘干后水蒸气冷凝的冷源通常通过冷机提供,通过冷机来进行冷却,虽然达到了冷却的目的,但是会存在耗水量大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能耗水少、结构简单的热泵真空带式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泵真空带式烘干机,包括有第一热泵系统、第一蒸发管、第一加热管、第二热泵系统、第二蒸发管、第二加热管、原料罐、传送带、烘干箱和出料罐,所述第一热泵系统包括有依次循环连通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加热管设置于原料罐内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第一加热管连通,所述第一蒸发管设置于烘干箱内部的后端,所述第一蒸发器与第一蒸发管连通;所述第二热泵系统包括有依次循环连通的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加热管和第二蒸发管均设置于烘干箱内部,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第二加热管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与第二蒸发管连通;所述原料罐与烘干箱的前端连通,所述出料罐与烘干箱的后端连通,所述传送带设置于烘干箱内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烘干箱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蒸发器下设置有冷凝水容器。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热管包括有多个并联分支管路。
进一步,所述第二蒸发管包括有多个并联分支管路。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并联分支管路数量与第二蒸发管的并联分支管路数量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热管的每一个并联分支管路与相应的第二蒸发管的一个并联分支管路组成多个管路组,所述多个管路组中每个管路组的第二加热管的并联分支管路靠烘干箱的前端;所述多个管路组沿传送带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所述管路组中第二加热管的并联分支管路与第二蒸发管的并联分支管路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管路组中第二蒸发管的并联分支管路与下一组管路组中第二加热管的并联分支管路之间的间隔距离。
进一步,所述第一热泵系统的匹数小于第二热泵系统的匹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热泵真空带式烘干机预热和干燥原料的热源分别通过两个热泵系统的冷凝器所释放的热量来提供,因为热泵系统只需要一份电能就能产生四份热量,其能耗低,而且热泵系统无需燃烧煤、燃气等污染能源提供热量,其零污染;同时,热泵系统占地面积小,大大扩大了生产空间;同时,热泵真空带式烘干机原料冷却和烘干后水蒸气冷凝分别通过两个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吸收热量来提供,因为热泵系统是通过冷媒与水蒸气进行换热来实现冷却,无需消耗大量水进行,因此能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箱内部管路示意图。
图中:1、第一热泵系统;11、第一压缩机;12、第一冷凝器;13、第一节流装置;14、第一蒸发器;15第一加热管;16第一蒸发管;2、第二热泵系统;21、第二压缩机;22、第二冷凝器;23、第二节流装置;24、第二蒸发器;25、冷凝水容器;3、真空泵;4、原料罐;5、第二加热管;6、传送带;7、烘干箱;8、出料罐;9、第二蒸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热泵真空带式烘干机,包括有第一热泵系统1、第一蒸发管16、第一加热管15、第二热泵系统2、第二蒸发管9、第二加热管5、原料罐4、传送带6、烘干箱7和出料罐8,所述第一热泵系统1包括有依次循环连通的第一压缩机11、第一冷凝器12、第一节流装置13和第一蒸发器14,所述第一加热管15设置于原料罐4内部,所述第一冷凝器12与第一加热管15连通,所述第一蒸发管16设置于烘干箱7内部的后端,所述第一蒸发器14与第一蒸发管16连通;所述第二热泵系统2包括有依次循环连通的第二压缩机21、第二冷凝器22、第二节流装置23和第二蒸发器24,所述第二加热管5和第二蒸发管9均设置于烘干箱7内部,所述第二冷凝器22与第二加热管5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24与第二蒸发管9连通;所述原料罐4与烘干箱7的前端连通,所述出料罐8与烘干箱7的后端连通,所述传送带6设置于烘干箱7内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烘干除尘装置
- 下一篇:智能化板材烘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