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架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4658.2 | 申请日: | 2015-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0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兵;施曙东;王晓杰;罗芳艳;岳国柱;姚凯;闫国杰;冯宇飞;苏君明;邓国民;钱婷;邱轶;徐韵淳;李军代;刘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架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自动架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向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代表为城市高架路的修建。
目前,国内外在架设城市高架路主体结构的领域,主要采用的工艺模式是架桥机和机械吊装两种。其中,架桥机是通过斜向顶推预制构件来构筑桥梁;而机械吊装则是自下而上垂直吊起预制构件,然后再自上而下垂直安装预制构件完成架桥。
然而,随着城市的建筑物密度日益高度集中化,架设高架的平面范围和净空高度越来越小,在预架设桥梁、高架主体结构的0-10m范围内,遇上高空电缆、横跨桥梁等的障碍物已不罕见,因而采用对净空高度要求极大的架桥机和机械吊装工艺模式架设城市高架路的难度日益增加。
因此,设计与开发一种适合在低净空高度架设城市高架路、桥梁等的架桥系统不仅必要,而且极具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架桥系统,解决城市高架、桥梁架设过程中的高度小、施工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架桥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架桥单元,每个所述架桥单元包括:
移动平台,其设置有第一红外测量仪和第一无线收发器;
支撑模块,其竖直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
调整平台,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上,所述调整平台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座、支撑柱和预制构件安装位,所述支撑柱为可伸缩和可旋转的柱体;所述调整平台上进一步设有第二红外测量仪、第二无线收发器和自动锁死器,所述自动锁死器用于打开或锁定所述支撑柱和所述预制构件安装位的位置;
智能操作平台,其包括控制器和第三无线收发器,所述第三无线收发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
较佳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移动轮和平台,所述移动轮为橡胶轮胎或履带或钢轮。
较佳地,所述支撑模块的高度取决于预制构件需要安装的高度、移动平台高度以及调整平台高度。
较佳地,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伸缩量程为0-0.5m,旋转角度范围为0-180°;
较佳地,所述预制构件安装位为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的长方形安装槽,所述长方形安装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柱在对应方向上的长度。
较佳地,当所述自动架桥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架桥单元时,多个所述架桥单元中的所述智能操作平台集成为一体,对多个移动平台、多个调整平台做协同控制。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架桥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适合在低净空高度架设城市高架路和桥梁。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架桥系统在使用时,先通过移动平台和调整平台控制预制构件以旋转后的姿态进入两个横向桥墩之间;后通过调整平台的支撑柱上升,使预制构件上升至桥墩的架设位置之上,再反向旋转至预架设的状态;之后控制支撑柱回缩,使预制构件贴住桥墩顶部的架设位置。可见整个架设过程采用的是垂直自下而上顶托预制构件的原理,而非常规的自上而下或斜向顶推预制构件的方式,因而能够不受架设周围环境的净空高度的限制,对于城市的高架、桥梁建设均适用。
2、实现整个架设过程的智能化。本实用新型在架设的全程,均采用无线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过移动平台的第一无线收发器和调整平台的第二无线收发器,分别与智能平台的第三无线收发器进行监测结果和操作指令的发送和接收,且智能操作平台能够通过软件对监测结果进行智能化控制,整个架设过程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同时也减少了架桥的安全风险。
3、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平台和调整平台均采用了红外测量方式,使得架设预制构件的精确度更高。同时也有效避免了错误数据的出现,避免了返工情况,提高了整体的架设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自动架桥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单个架桥单元在一种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移动平台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整平台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智能操作平台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架桥系统在使用方法的步骤(3)中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架桥系统在使用方法的步骤(3)中的示意图二。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三角架支撑结构
- 下一篇:菱形建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