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灵敏度的测量润滑油含水率的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584.2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3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马远佳;舒磊;李凯亮;曾俊林;傅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52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测量 润滑油 含水率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的测量润滑油含水率的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机组润滑系统的含水率测量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石化行业等大型机组的润滑系统中,水分的存在是导致设备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按规定,润滑油中允许的水分应在0.03%以下,换油标准在0.1%~0.5%左右,超过此标准会使润滑油乳化变质、润滑性变差,导致机件生锈,引起烧瓦、报轴等机械事故。因此对润滑油中的水分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可以间接的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能为机械故障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目前测量油品水分含量的传感器主要以基于变介电常数原理的电容式水分传感器为主。现有的传感器类型为平板型、圆柱形、圆筒形、探针型结构,这些结构的传感器在高含水率的情况下性能较为理想,能够很好的分辨原油等高含水油品的水分含量,但是对水分含量及其微少的润滑油来说情况完全不同。首先,上述传感器的自身电容太小,一般为几个皮法,某些改进传感器在极板上加上一层绝缘层可使电容到达几十皮法,但由电介质介电常数变化引起的电容变化量不变,并未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对0.1%以下的水分含量难以分辨;其次,由于传感器电容量较小,因此无法忽略由边缘效应、寄生电容、杂散电容对电容到水分含量之间的映射关系造成的影响。最后,尽管水和油的介电常数差别明显,但在润滑油的微量水分测量中,油品的介电常数并非水分含量的单值函数,无法忽略磨粒、温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传感器的结构和测量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其在微量水分测量中的灵敏度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差分原理,多极板并联可调的,检测灵敏度高的测量润滑油含水率的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灵敏度的测量润滑油含水率的传感器,其特征是,包括:分别设置于润滑油滤清器进油口和出油口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动极板和定极板;若干所述定极板并排设置于固定杆上,若干所述动极板并排设置于旋转杆上,所述固定杆和旋转杆呈上下位平行设置并且一端均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固定板后由螺母固定。
所述动极板和定极板均为半圆形且半径相同。
所述动极板旋转至一定角度,从侧面看与定极板形成一个圆形,即定极板的弦朝上,动极板的弦与定极板的弦在同一水平面,此种设置便于尽可能使动极板和定极板的正对面积最大。
所述旋转杆为螺杆。
若干所述动极板之间的间距相同,若干所述定极板之间的间距也相同且均为0.9~1.1mm;所述动极板和定极板)的厚度相同且均为0.4~0.6mm。
所述半径为14~15mm。
所述固定杆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动极板和定极板的个数相同。
大量文献和实验表明,含水率在1000ppm以内润滑油的介电常数的绝对变化量非常微小,传统传感器由于尺寸和结构的限制难以测量。为了提高电容值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对的平板型电容器进行了改造,设计了一种多极板并联可调的电容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测量润滑油含水率的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润滑油滤清器进油口和出油口的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利用差分原理测量润滑油含水率,测量灵敏度高,传感器还依次与测量放大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间隔设置的若干动极板和定极板的设置,使多极板并联,提高了电容值并增加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旋转杆的设置,实现了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可调,因本实用新型测量水分含量采用了差分的思想,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难以制作两个结构上完全一致的传感器,因此动极板可以通过螺杆旋动来微调与定极板的正对面积,并通过螺母固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测量润滑油含水率的传感器,能够有效准确测量含水率在1000ppm以内的润滑油,在微量水分测量中的灵敏度和精度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侧图;
图3是图1的应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醋酸纤维薄膜
- 下一篇:用于检测金相样品的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