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轴重称重的复合式公路动态自动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229.5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迅;曹锐;梁增运;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三沃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称重 复合 公路 动态 自动 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公路汽车称重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轴重称重的复合式公路动态自动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的发展,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又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称重精度高、防作弊能力强、成本低、施工周期短而且要求可实现连续快速称量。
目前高速公路安装的称重系统主要有轴计重产品和整车计重两种产品。其中轴计重产品包括轴重仪、双台面轴重仪、弯板轴重仪,轴重仪类产品虽然可实现连续快速称重及低成本的优点,但是存在称重精度低,其主要原因是:有效称重区域短;一轴一称;双联轴/三联轴各轴称重过程板簧传力结构的力值的重新分配等原因,防作弊能力差,重量争议大等缺点。整车计重产品具有精度高、防作弊能力强的优点,但是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对安装场地的要求高、安装维护量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轴重称重的复合式公路动态自动衡器,正好继承了两者的优点,解决了两者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轴重称重的复合式公路动态自动衡器,包括沿行车方向的收费岛(7)内设有地感线圈(1)、轮胎识别器(2)、秤台Ⅰ(3)、车辆分离器(4)、秤台Ⅱ(5)、秤台Ⅲ(6),地感线圈(1)预埋在秤台Ⅰ(3)前1.5m~2m处,实现辅助分车;轮胎识别器(2)预埋在秤台Ⅰ(3)前0.5m~1m处,车辆分离器(4)设置在秤台Ⅰ(3)和秤台Ⅱ(5)接缝处两侧收费岛(7)内;其中轮胎识别器(2)用于单双轮胎的判别,地感线圈(1)用于辅助分车,车辆分离器(4)用于主动分车。
秤台Ⅰ(3)、秤台Ⅱ(5)、秤台Ⅲ(6)依次沿路面独立平行布置,其中三个秤台的宽度随路面标准尺寸,秤台Ⅰ(3)和秤台Ⅱ(5)长度为550mm~1000mm,秤台Ⅲ(6)长度为2000mm~4500mm之间;三个秤台下方各自均匀布置4只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秤台Ⅰ和秤台Ⅲ实现车辆轴数的判断、单轴重量的称量以及车辆称量方向的判断;同时结合秤台Ⅱ实现对三联轴和两联轴的识别与称重。当车辆沿行车方向依次通过三个秤台时,该称重系统完成了对车辆单轴和轴组的称重,从而实现了整车重量的动态自动称量。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特有的秤台组合,实现对不同车辆单轴和轴组的一次性称量,然后把称量数据通过电器硬件和软件的分析处理,最终获取整车重量。本实用新型通过轴组称量结合多次单轴重量提高了系统整体称重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尺寸为整车计重衡器结构尺寸的一半,而精度完全满足计重收费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长、短台面复合式秤台结构,实现了对车辆轴数、轴重、胎型、轴组重量的硬件识别,通过轴组称量提高了整车的称重精度,提高了通车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土建施工量较少,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称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更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称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整个称重系统布置在沿车辆前进方向的收费岛7内,各分设备分别为地感线圈1、轮胎识别器2、车辆分离器4、秤台Ⅰ3、秤台Ⅱ5、秤台Ⅲ6。所述地感线圈1预埋在秤台Ⅰ3前1.5m处,实现辅助分车;轮胎识别器2预埋在秤台Ⅰ3前0.5m处,车辆分离器4布置在秤台Ⅰ3和秤台Ⅱ5接缝处两侧收费岛7内;所述秤台Ⅰ3、秤台Ⅱ5、秤台Ⅲ6底下独立布置4只称重传感器;车辆沿箭头方向行驶通过秤台时,触发地感线圈1和车辆分离器4,轮胎识别器2和秤台Ⅰ3、秤台Ⅲ6结合识别轴数、胎型、轴重信息,通过秤台Ⅰ3和秤台Ⅲ6的独立通道输出信号识别车辆的三联轴和两联轴重量。
工作流程:
1,当货车依次通过地感线圈1、轮胎识别器2、秤台Ⅰ3、车辆分离器4时,判断车辆到位,程序启动;
2,秤台Ⅰ3、秤台Ⅱ5共同统计轴数,并且对单轴进行两次称重,经计算可得到更为精确的轴重;
3,秤台Ⅰ3、秤台Ⅱ5可以根据长度对联轴进行识别,当识别到联轴时采用秤台Ⅲ6一次性称重;
4,如图2所示四轴车,系统最后通过称台Ⅰ3、秤台Ⅱ5上单轴的重量和秤台Ⅲ6上的轴组重量得出货车总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三沃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航天三沃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2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