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4099.5 | 申请日: | 2015-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魏洪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洪校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吴建锋 |
| 地址: | 311811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安装 耐磨 内圈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泥料挤料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料筒内的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泥料的搅拌挤料一般是通过机械设备进行,为了能提高挤料效率和泥料被挤料后的均匀性,目前,现有的挤料设备一般都是通过设置一个挤料筒进行挤料,不仅可以提高挤料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泥料被挤料后的均匀性。泥料一般用于制造琉璃瓦、瓦片、砖块和地砖等等。有发明人设计了在挤料筒内设置耐磨内圈的方案,该方案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但是,在安装现有的耐磨内圈时,耐磨内圈不易被安装到挤料筒内,安装效率低且难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和能降低安装难度的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挤料耐磨内圈包括环形定位圈和若干设置在环形定位圈一端的悬臂式耐磨条,本装置包括环形座体,在环形座体上设有若干过钉孔,且所述的过钉孔内端与环形座体内侧连通,外端与外界连通,本装置还包括若干一一插于所述的过钉孔中且能相对环形座体移动的拉杆,所述的拉杆一端延长至环形座体外,另一端延长至环形座体的内侧,在拉杆端延长至环形座体外的一端设有连接头,在连接头上设有外螺纹,在拉杆的另一端套设有位于环形定位圈内侧的驱动套,所述的驱动套与拉杆之间螺纹相连。
在上述的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中,所述的环形定位圈内侧具有若干与所述的驱动套一一对应的定位基准面,所述的定位基准面能与驱动套的一端面相吻合。
在上述的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头与拉杆之间转动相连。
在上述的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中,所述的过钉孔中设有轴套,所述的拉杆插于轴套中。
在上述的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中,所述的轴套内壁设有若干储油孔,在每个储油孔中分别设有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由混合有润滑油的石墨粉制成。
在上述的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中,所述的环形座体由金属材料制造。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能降低安装难度,实用性强且便于推广应用。2、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磨内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际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环形定位圈11、悬臂式耐磨条12、环形座体2、过钉孔21、轴套22、拉杆3、连接头4、驱动套5、定位基准面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用于安装挤料耐磨内圈的辅助装置,挤料耐磨内圈包括环形定位圈11和若干设置在环形定位圈11一端的悬臂式耐磨条12,本装置包括环形座体2,环形座体2由金属材料制造。通过压铸或者浇筑方式成型。
在环形座体2上设有若干过钉孔21,且所述的过钉孔21内端与环形座体2内侧连通,外端与外界连通,本装置还包括若干一一插于所述的过钉孔21中且能相对环形座体2移动的拉杆3,所述的拉杆3一端延长至环形座体2外,另一端延长至环形座体2的内侧,在拉杆3端延长至环形座体2外的一端设有连接头4,在连接头4上设有外螺纹,在拉杆3的另一端套设有位于环形定位圈11内侧的驱动套5,所述的驱动套5与拉杆3之间螺纹相连。
优化方案,在环形定位圈11内侧具有若干与所述的驱动套5一一对应的定位基准面51,所述的定位基准面51能与驱动套5的一端面相吻合。其次,连接头4与拉杆3之间转动相连。
另外,在过钉孔21中设有轴套22,所述的拉杆3插于轴套22中。轴套22内壁设有若干储油孔,在每个储油孔中分别设有固体润滑剂。该结构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头4与悬臂式耐磨条12的悬空端连接,然后驱动驱动套5转动从而使拉杆拉动悬臂式耐磨条12径向向内形变,从而便于安装。如图3所示,耐磨内圈安装在挤料筒6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环形定位圈11、悬臂式耐磨条12、环形座体2、过钉孔21、轴套22、拉杆3、连接头4、驱动套5、定位基准面5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洪校,未经魏洪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出水阀组件的自动化安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弹性挂钩的钩体供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