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来水无氯消毒杀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015.8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绩峰;陈东升;周国亚;杜安洪;潘艺锋;史彩明;顾志萍;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佑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C02F1/7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42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来水 消毒 杀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自来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来水无氯消毒杀菌系统。
背景技术
消毒杀菌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领域,是水处理工艺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消毒杀菌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有氯消毒杀菌。如:氯气,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
2.紫外线消毒杀菌;
3.臭氧消毒杀菌;
4.双氧水消毒杀菌;
5.其他消毒杀菌方式:光催化技术、电场消毒杀菌技术、(铜银)合金消毒杀菌技术等。
上述消毒杀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有氯消毒杀菌技术。
这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城市自来水消毒杀菌的技术。其中:
氯气消毒杀菌会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而氯气本身就有毒气,储存或使用均需要严格控制。
次氯酸钠消毒杀菌一般采用盐酸(HCl)加氯酸钠(Na2ClO)反应而成。因盐酸属于危险品和易制毒化学品,市场的采购及运输储存都要求较高。
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一般通过电解食盐水而得,效率较低却耗能很大。
以上几种有氯消毒杀菌法均能产生对人体或自然环境危害的代谢产物,而且其最终产物中氯离子是工业生产中危害非常大的,它能对管道、设备等产生腐蚀作用。因其化学结构的稳定性,氯离子很难被去除
2.紫外线消毒杀菌技术。
紫外线消毒杀菌是利用适当波长破坏微生物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而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缺点:
(1)无持续杀菌能力,在紫外线消失后会能再次污染。
(2)浊度及水中悬浮物对紫外线消毒杀菌有较大影响,降低消毒杀菌效果。
(3)紫外线灯套管容易结垢,影响紫外线光的透出和消毒杀菌效果。
(4)相对能耗较大。
3.臭氧杀毒消菌
臭氧杀毒消菌是利用其强氧化性对细菌、细胞壁及其内部DNA、RNA进行破坏起到杀灭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缺点:
(1).臭氧消毒杀菌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生产设备(火花放电法)庞大、流程复杂,需较高的运行管理水平。臭氧制取率较低(1~2%),电能消耗大,基建设备投资较大、成本很高,不适合用于水量较大的消毒杀菌工艺。
(2)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在水中容易分解,单独采用臭氧消毒杀菌很难保证持续的效果。
(3)有研究表明臭氧和有机物反应会生成不饱和醛类,双氧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含有少量溴化物的时候会产生致癌性产物:主要降解产物有有机物:三溴甲烷、乙腈氯甲烷、1-1二溴酮等。无机性产物有溴酸盐、次溴酸等。其中最要主要的是溴酸盐,其最大允许浓度极低,美国标准为0.01mg/L。
(4)在臭氧处理后再加氯或氯胺会分别生成三氯硝基甲烷和氯化氰均有较大危害。
4.双氧水消毒杀菌
双氧水杀毒消菌也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其缺点是:
(1).双氧水(H2-O2)可致人体遗传基因(DNA)损伤及基因突变,与各种病变发生关系密切。
(2).双氧水可导致老鼠及家兔等动物致癌,从而可能对人类具备危险性。
(3).双氧水可能加速人类衰老进程,其与老年痴呆尤其是早老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强氧化剂通过耗损体内抗氧化物质,使抗氧化能力低下,抵抗力下降进一步造成各种疾病。
(4).双氧水可能导致或加重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通过呼吸道可导致肺损伤,多次接触可导致人体毛发变白,皮肤变黄等。
(5).小分子双氧水经口摄入很容易进入体内细胞和组织,可进入自由基反应链造成与自由基相关的许多疾病。
5.其他消毒杀菌方式----
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效率太低、能耗太大、投资太高和稳定性不够等因素不能被水处理市场广泛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自来水处理存在的残留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无残留、高效快速的自来水无氯消毒杀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佑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佑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孔曝气管
- 下一篇:电解气浮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