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辊压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3181.6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6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统忠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辊压盖。
背景技术
为响应国家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号召,将农业三废、木屑、竹屑等废弃物,压制成可用于锅炉燃烧的生物质颗粒,代替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不仅节约了能源,也更加的环保,如此便需要一种将农业三废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的机器,即制粒机,制粒机中最关键的部件就是压制装置,而压制装置中最关键的零件是环模和压辊,压辊是通过压辊轴承固定在压辊轴上,为了让设备的运转更加顺畅,在各零件的连接处通常要加润滑油,起润滑作用。因此,压辊与压辊轴承之间、压辊轴承与压辊轴之间都加有润滑油,由于润滑油是液体,易流动,时间长了之后就会流出设备,使得设备的磨损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可防止压辊中润滑油泄漏的压辊压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辊压盖,包括中部开有轴孔的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第一压盖包括第一压盖外壁和第一环形凸台,第一压盖外壁中部沿周向设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密封圈,第一压盖外壁内侧设有高于第一压盖外壁的第一环形凸台,第一压盖外壁与第一环形凸台间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第一压盖上配合有第二压盖,第二压盖包括第二压盖外壁、设于第二压盖外壁内侧的第二环形凸台,以及设于第二环形凸台内侧的第三环形凸台,第二压盖外壁中部沿周向设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密封圈,第二压盖外壁高于第二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高于第三环形凸台,并且第二压盖外壁端部至第二环形凸台端部距离,与第一压盖外壁高度相等;第二压盖外壁端部至第三环形凸台端部距离,与第一环形凸台高度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进一步,所述第一压盖与第二压盖进行配合时,第一环形凸台配合于第三环形凸台上表面,第一压盖外壁配合于第二环形凸台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压辊压盖与压辊端部进行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使得加入压辊中的润滑油不会轻易的流出,并且在U型槽内部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增强了压辊压盖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压盖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压盖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压盖外壁、2-第一环形凸台、3-U型槽、4-凹槽、5-第二压盖外壁、6-第二环形凸台、7-第三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压辊压盖,包括中部开有轴孔的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第一压盖包括第一压盖外壁1和第一环形凸台2,第一压盖外壁1中部沿周向设有U型槽3,U型槽3内设有密封圈,第一压盖外壁1内侧设有高于第一压盖外壁1的第一环形凸台2,第一压盖外壁1与第一环形凸台2间设有凹槽4,凹槽4内设有密封圈;第一压盖上配合有第二压盖,第二压盖包括第二压盖外壁5、设于第二压盖外壁5内侧的第二环形凸台6,以及设于第二环形凸台6内侧的第三环形凸台7,第二压盖外壁5中部沿周向设有U型槽3,U型槽3内设有密封圈,第二压盖外壁5高于第二环形凸台6,第二环形凸台6高于第三环形凸台7,并且第二压盖外壁5端部至第二环形凸台6端部距离,与第一压盖外壁1高度相等;第二压盖外壁5端部至第三环形凸台7端部距离,与第一环形凸台2高度相等,因此,当第一压盖与第二压盖进行配合时,第一环形凸台2配合于第三环形凸台7上表面,第一压盖外壁1配合于第二环形凸台6上表面。
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第一压盖与第二压盖进行配合形成压辊压盖,压辊压盖形成内部密封结构,压辊固定于压辊轴上,压辊压盖中部设有与压辊轴相对应的轴孔,则压辊压盖通过压辊轴配合于压辊两端,压辊压盖外侧连接有压辊轴承,压辊压盖外侧连接有压辊轴承,由于设于压辊压盖上的第二压盖外壁5与压辊内侧壁进行配合,而第二压盖外壁5中部沿周向设有U型槽3,U型槽3内设有密封圈,则通过密封圈的密封作用使得压辊内部形成密封结构,防止灰尘杂物进入,同时可防止向压辊中添加润滑油时,润滑油泄漏。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统忠,未经刘统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3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装置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