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辊道胶圈上碎玻璃清扫的毛刷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2243.1 | 申请日: | 2015-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秦华明;李国培;张继生;王培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33/00 | 分类号: | C03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7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胶圈 碎玻璃 清扫 毛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法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辊道胶圈上碎玻璃清扫的毛刷辊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冷端生产线中,玻璃尺寸规格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优化切割,切割后玻璃在主掰断辊处进行横向掰断,掰断后此处将产生大量的玻璃屑,部分玻璃屑会嵌入主掰断辊后辊道胶圈上,玻璃在此经过时,嵌入辊道胶圈里的玻璃屑将对玻璃的下表面造成划伤,严重影响玻璃生产的质量。因此,为了防止辊道胶圈上玻璃屑对玻璃下表面造成划伤,必须对辊道胶圈上碎玻璃屑进行清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辊道胶圈上碎玻璃清扫的毛刷辊装置,可防止玻璃屑划伤玻璃表面。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用于辊道胶圈上碎玻璃清扫的毛刷辊装置,具有辊道,所述辊道上套设有胶圈,其特征在于,在两根辊道之间设置有毛刷辊,在毛刷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胶圈对应接触的毛刷,在辊道转动时,胶圈与所述毛刷接触并互相摩擦。
优选地,所述毛刷辊的直径小于两根辊道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相邻两个辊道上的胶圈错位设置。
优选地,在辊道转动时,所述毛刷辊以与辊道相反的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毛刷辊的转动速度小于所述辊道的转动速度。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毛刷辊下方支撑座,所述毛刷辊两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座和支撑杆上上下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螺栓孔上插入有螺栓并将支撑座和支撑杆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辊道与辊道之间增加毛刷辊装置,毛刷辊的尺寸根据辊道间距而定,毛刷辊在前后辊道摩擦力的作用下,可随辊道一同转动,对辊道胶圈上碎玻璃进行全面的清扫,将嵌入辊道胶圈上碎玻璃屑清除掉,保证玻璃在此经过时,玻璃的下表面不被划伤,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辊道胶圈上碎玻璃清扫的毛刷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用于辊道胶圈上碎玻璃清扫的毛刷辊装置,具有辊道1,辊道1上套设有胶圈2,玻璃移动时,与胶圈2表面滚动接触。在两根辊道1之间设置有毛刷辊3,在毛刷辊3表面设置有与胶圈2对应接触的毛刷,毛刷辊3为全毛装置,而相邻两个辊道1上的胶圈2错位设置。在辊道1转动时,胶圈2与所述毛刷接触并互相摩擦,以将胶圈2表面的玻璃屑去除。
毛刷辊3的之间的间距小于两根辊道1之间的间距,并且是略小于两根辊道1之间的间距。
在辊道1转动时,毛刷辊3可以静止不动。优选地是,在辊道1转动时,毛刷辊3也转动,并且以与辊道1相反的方向转动,更优选的是,毛刷辊3的转动速度小于辊道1的转动速度,以对胶圈2表面清扫充分。
结合图2所示,还包括设于毛刷辊3下方支撑座5,毛刷辊3两端连接有支撑杆4,支撑座5和支撑杆4上上下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6,螺栓孔6上插入有螺栓并将支撑座5和支撑杆4固定在一起。由于螺栓孔6具有多个,因此调节支撑杆4上的螺栓孔6与支撑座5上的螺栓孔6的对应位置,就可上下调节毛刷辊3的高度,高度可调,提高清扫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2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中的轮压式清边机
- 下一篇:新型结构大拉引量压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