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准组合式热流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1976.3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0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成鹏;杨延锦;陈泽鸿;徐正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米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 组合式 热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标准组合式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所有注塑成型的模具中,热流道系统是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元件,通过加热元件加热的办法使注塑机喷嘴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从而保证热流道系统中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
但目前现有技术使用的热流道系统在结构设计、维护、技术和成本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这种缺陷主要是:
1、热流道板采用整体式制做方法,在模具相应位置开框大,模具整体承压面积小,强度低;当制做大型模具的热流道系统时,热流道板外形尺寸大,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较高;整体式的分流板,加热总体积大,所需加热功率高,不利于控制热平衡;
2、热流道板是根据产品注塑工艺设计,只能用在指定的产品生产中,且当热流道板某处损坏时,只能重新制做相同的热流道板替换,故成本费用高,不易维护;
3、热流道板为非标准件,各个热流道系统中的热流道板设计关联性小,因此系统开发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热流道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加工简易、互换性好的标准组合式热流道系统,目的在于提高相关零件的关联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达到标准模块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标准组合式热流道系统,包括主射嘴和与主射嘴连接的集成分流器、热喷嘴和与热喷嘴连接的热流道板、集成分流器与开槽安装在集成分流器上的发热管、热流道板与开槽安装在热流道板上的发热管、以及集成分流器和管式流道连接器,所述热流道板和集成分流器、所述集成分流器和另一个集成分流器、所述集成分流器和发热管之间通过管式流道连接器连接,所述管式流道连接器与热流道板、集成分流器通过标准化连接结构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准化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管式流道连接器两端的外螺纹连接部和密封槽,所述热流道板、集成分流器与管式流道连接器的连接处设置内螺纹连接部,所述管式流道连接器与热流道板、集成分流器螺纹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准化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管式流道连接器两端的凸缘法兰,所述热流道板、集成分流器与管式流道连接器的连接处设置内螺纹连接部,所述内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压紧法兰,所述螺纹压紧法兰将管式流道连接器压接在热流道板、集成分流器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准化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管式流道连接器两端的凸缘法兰,所述热流道板、集成分流器与管式流道连接器的连接处设置内连接孔,所述内连接孔设置有压紧法兰,所述压紧法兰将管式流道连接器压接在热流道板、集成分流器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管式流道连接器的端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装有用于端面密封的耐高温密封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集成分流器具有一个进胶口和一个或两个以上出胶口;所述热流道板具有一个进胶口和一个或两个以上出胶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集成分流器、热流道板正反面安装有承压垫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准组合式热流道系统还包括路轨装置、液压缸和插座,所述路轨装置的上表面通过卡扣装有气/油管和水管,所述气/油管安装有集气/油块,所述水管接入有集水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标准组合式热流道系统安装方便、加工简易、互换性好,提高了相关零件的关联性,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达到标准模块化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标准化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标准化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压垫片;2—集成分流器;3—路轨装置;4—液压缸;5—主射嘴;6—发热管;7—插座;8—管式流道连接器;9—卡扣;10—集气/油块;11—集水块;12—热喷嘴;13—热流道板;81—耐高温密封圈;82—螺纹压紧法兰;83—螺栓;84—压紧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米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米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1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注塑模具的行位延迟抽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前护板注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