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材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0937.1 | 申请日: | 2015-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7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斌;陶兴华;李旭东;姚苗;张盛武;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7/18 | 分类号: | G01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材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因其形状多样性、尺寸薄、质量轻、体积小、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在数字播放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电动工具、便携式录像机等各种消费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并在不久的将来的电动汽车、国家电网储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理念的转变,人们对消费类电池的能量密度及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使用寿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活性材料使用的是石墨与硅基材料,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电时会在阳极颗粒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膜,消耗一部分锂离子,同时石墨与硅基材料晶体结构还存在一些缺陷,会消耗一部分锂离子,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小于100%,石墨的首次效率在89-93%,而硅基材料的首次效率则只有65-85%,因此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在首次充电前将消耗的锂离子补充进来。
对阳极基材进行补锂是目前提高消费类电池的能量密度及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使用寿命的可行方法。在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中,补锂后的基材暴露在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水汽、氧气和氮气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其活性锂的含量减少,同时锂的反应程度和基材所在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补锂基材在封装时的活性锂含量多少不能准确得知,对后续使用存在不确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材测试装置,能够获得计算基材的活性锂含量所需参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材测试装置,包括反应机构、升降机构、监测机构以及监测液转移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固定放置,用于盛放与基材反应的反应液并当做基材反应的场所,所述监测液转移机构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一导气管以及导液管,所述第一容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的一个放置于所述监测机构上,且所述第一容器上开设有第一大气连通口,所述第一容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的另一个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且能够随所述升降机构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罐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器连通,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容器的液面下,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监测液转移机构还包括第二导气管、第一大气连通阀、第二大气连通阀、第一导气阀以及第二导气阀,所述第二容器上开设有第二大气连通口,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反应罐以及所述第二容器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反应罐以及所述第一容器连通,所述第一大气连通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大气连通口开闭,所述第二大气连通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大气连通口开闭,所述第一导气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气管开闭,所述第二导气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气管开闭,所述导液管也伸入所述第一容器的液面下。
优选地,所述导液管包括第一硬支管以及第二硬支管,所述第一硬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硬支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第一硬支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容器的液面下,所述第二硬支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容器的液面下。
优选地,所述导液管还包括三通管以及大气连通组件,所述三通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硬支管与所述第二硬支管之间,所述第一硬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一个开口之间、所述第二硬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二个开口之间均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大气连通组件控制所述三通管的第三个开口开闭。
优选地,所述大气连通组件包括橡胶软管以及夹具,所述橡胶软管连接于所述三通管的第三个开口,且能够通过所述夹具实现开闭。
优选地,所述反应机构还包括基材升降组件,所述基材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且能够使基材在所述反应罐内进行升降以浸没或脱离反应液。
优选地,所述基材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升降杆固定卡槽以及托盘,所述升降杆固定卡槽固定设置于所述反应罐上,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伸入所述反应罐内且能够进行升降,所述升降杆的中部能够被所述升降杆固定卡槽卡紧或松开,所述托盘固定于所述升降杆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基材升降组件还包括螺旋形料槽,所述螺旋形料槽的中心固定于所述升降杆伸入所述反应罐的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监测液转移机构还包括第一液面高度检测器以及第二液面高度检测器,所述第一液面高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器内,所述第二液面高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内。
优选地,所述反应机构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反应罐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0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热保护装置
- 下一篇:粘结式十字孔线缆系带支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