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胶料摩托车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9671.9 | 申请日: | 2015-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4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B60C1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胶料 摩托车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胶料摩托车轮胎。
背景技术
普通摩托车轮胎在恶劣路面骑行时安全性不佳、容易被扎破,这将对骑乘者带来了极大地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型提供一种复合式胶料摩托车轮胎该轮胎可以适应较为恶劣的路面,保证了骑行时的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胶料摩托车轮胎,包括内面胶、钢丝圈、帘布层、第一复合式胎面胶和第二复合式胎面胶,所述内面胶和钢丝圈依次环绕形成一周,所述帘布层沿钢丝圈折返至胎边环绕形成一周,且所述第一复合式胎面胶作为胎面和所述第二复合式胎面胶作为胎边均设于所述帘布层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帘布层为尼龙斜交帘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合式胎面胶为耐磨胶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复合式胎面胶为耐切割胶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合式胎面胶和第二复合式胎面胶上下组合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复合式胎面胶硬度为61~69SA。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圈为多根钢丝旋拧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合式胎面胶的外周侧设置有凹凸状的花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取得了如下的有益效果:胎面胶采用上下两种不同特性的胶料组合而成,既保证了胎面的耐磨性能,又兼顾了胎边的耐切割性能,还提升了抗刺穿性能,使这款轮胎的多种功能都有效的被运用,大大提升了骑行时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胶料摩托车轮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胶料摩托车轮胎的轮胎花纹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复合式胎面胶;2-第一复合式胎面胶;3-帘布层;4——胎面胶;5-钢丝圈;6-花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式胶料摩托车轮胎,包括内面胶4、钢丝圈5、帘布层3、第一复合式胎面胶1和第二复合式胎面胶2,内面胶4和钢丝圈5依次环绕形成一周,帘布层3沿钢丝圈5折返至胎边环绕形成一周,且第一复合式胎面胶1和第二复合式胎面胶2设于帘布层3的外周。
内面胶4能起到保护内胎的作用,走行时避免内胎与帘布层3直接接触而导致内胎漏气,保证骑行的安全;帘布层3为尼龙斜交帘布层,是轮胎骨之架,又称为胎体帘布层,主要承受充填空气压力及冲击,而充填空气则可承受荷重。第一复合式胎面胶1和第一复合式胎面胶2是由两种不同特性的胶料而组成,其胎面部胶料的特性是耐磨,胎边部胶料的特性为耐切割,胎面部耐磨性较佳,大大提升了耐久走行里程,胎边部耐切割性能较佳,防止胎边龟裂;第一复合式胎面胶1和第一复合式胎面胶2为上下组合形式,下层胎面胶硬度为61~69SA,较一股胎硬,提升了抗刺穿的能力。钢丝圈为多根钢丝旋拧在一起形成的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其抗冲击性和延展性。
如图2所示,第一复合式胎面胶的外周侧设置有凹凸状的花纹6,增大轮胎的摩擦力,和抗滑能力。
该轮胎能安全、稳定的骑行在恶劣路面。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9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