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8516.5 | 申请日: | 2015-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0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悬浮 成像 光学薄膜 | ||
1.一种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间隔层,所述透明间隔层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
设置于所述透明间隔层一个表面的微聚焦单元阵列层,所述微聚焦单元阵列层包括若干呈不对称排布的微聚焦单元;
设置于所述透明间隔层相对所述微聚焦单元阵列层的另一个表面的微图文单元阵列层,所述微图文单元阵列层包括若干微图文单元;
所述微聚焦单元阵列层与所述微图文单元阵列层相适配,从而使所述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在被自所述微图文单元或从所述微聚焦单元一侧观察时有且只有能形成一个悬浮于所述透明间隔层的悬浮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图文单元的位置坐标与所述微聚焦单元的位置坐标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聚焦单元包括聚焦部和背向所述透明间隔层的表面设置在所述聚焦部的反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聚焦单元阵列层、透明间隔层和微图文单元阵列层的总厚度在所述微聚焦单元曲率半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包括单层介质层、多层介质层、金属反射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金属反射结构与介质层组成的多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聚焦单元包括柱面反射镜、球面反射镜或非球面反射镜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形成的悬浮影像由所述若干放大的微图文单元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图文单元包括微印刷图案、填充颜料、染料的表面微浮雕微图案、线条结构微图案、印刷图案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图文单元与所述微聚焦单元的焦平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聚焦微聚焦单元焦距的2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聚焦单元的直径大于20微米且小于100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聚焦单元的焦距为10微米至2000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的总厚度小于5000微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聚焦单元的所占的总面积在所在的第一表面总面积的60%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间隔层的一个表面除去微聚焦单元阵列层的部分和/或所述透明间隔层的另一个表面除去微图文单元阵列层的部分设置有全息防伪单元、菲涅耳浮雕结构单元、光变单元、亚波长微结构单元、动感光变单元、印刷图案、介质层、金属层、涂覆有油墨、荧光、磁性、磷性、选择吸收或是具有微纳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的所述微图文单元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具有当围绕平行于所述透明间隔层的两个表面的轴转动该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时所述三维悬浮成像光学薄膜不会出现其他悬浮影像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5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瞄准器的物镜遮光板
- 下一篇:防水型防转倒车雷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