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透析废液的标本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8498.0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田爱辉;陈育青;左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透析 废液 标本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废液的标本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收集透析废液的方法称为大桶法(全球通用金标准),其是从患者上机开始后即取样,即将透析废液管从下水道取出放入大桶中,透析废液以至少500ml/min的流速不断的流入桶中,治疗需要4小时,透析废液要收集至少120L。将120L透析废液混匀后仅需要取5ml左右标本送化验室查相关研究项目,剩余废液倒掉。
传统的收集透析废液的方法缺点是病房无法放置能装120L透析废液的容器,取样后无法将剩余废液排放。因此需要用小桶将透析废液不断的送到有大容器并有排放条件的房间里,或每次在小桶里混匀取标本存放,剩余的透析废液倒掉,最后将收集到的所有小桶标本再混匀取样,这样由于人为干扰导致结果可能受到影响,并且采用上述方法过于浪费人力,也影响精确取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血液透析废液的标本收集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连续小剂量、匀速的收集透析废液标本,简化了废液标本的采集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血透治疗的科学研究提供极大方便,且采样精度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透析废液的标本收集装置包括:其入口端与透析机的废液出口相连的废液管;其入口端与废液管的出口端相连的三通;与三通的第一出口端相连的用于连续采集流经废液管的废液中的少量废液的标本采集组件;与三通的第二出口端相连的用于将流经废液管的废液中的其余废液排出的排液管。
其中,所述标本采集组件包括:具有取样管的蠕动泵,其取样管的入口端与所述三通的第一出口端相连;其入口端与蠕动泵的取样管的出口端相连的标本容器。
或者,所述标本采集组件包括:具有取样管的脉冲泵,其取样管的入口端与所述三通的第一出口端相连;其入口端与脉冲泵的取样管的出口端相连的标本容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血液透析废液的标本收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收集透析废液标本、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和物力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血液透析废液的标本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透析废液的标本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标本收集装置包括:其入口端与透析机1的废液出口相连的废液管2;其入口端与废液管2的出口端相连的三通3;与三通3的第一出口端相连的用于连续采集流经废液管2的废液中的少量废液的标本采集组件;与三通3的第二出口端相连的用于将流经废液管2的废液中的其余废液排入到下水道的排液管6。
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标本采集组件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取样管的蠕动泵4,其取样管的入口端与三通3的第一出口端相连;其入口端与蠕动泵4的取样管的出口端相连的标本容器5。或者,图1中的蠕动泵4可以由脉冲泵代替,即,脉冲泵取样管的入口端与三通3的第一出口端相连,而脉冲泵取样管的出口端与标本容器的入口端相连通。优选的,标本容器5采用容量为5L-10L的容量瓶。当然,标本容器5的容量也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
本实用新型在透析机1的透析废液的排放管路中加装一个三通3,该三通3连接废液管2、排液管6和蠕动泵4或脉冲泵的取样管,取样管的输出端接标本容器5。患者上机后将脉冲泵或蠕动泵接电源,并根据需要设置脉冲泵或蠕动泵的输出量。比如,采用脉冲泵时,可以使用易威奇电磁计量泵EHN-R,在其面板上设定每分钟取样60冲次30ml;而当采用蠕动泵时,可以选用兰格微型蠕动泵BQ50-1J,其选择范围宽,每分钟取样流量可在0.0002-20ml范围内选择。
通过蠕动泵或脉冲泵,可以在透析机废液的持续排放中,匀速小剂量的抽取标本。经实验证明,大桶法与采用本实用新型标本收集装置进行连续收集标本的方法所检测溶质相关性曲线几乎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使收集血液透析废液标本的传统方法得到简化,从而对血透相关治疗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对患者的用药、溶质清除等方面可以取得有效的效果。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