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位调控吸污臂装置及其管道疏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8336.7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基;柯龙燕;黄俊;张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调控 吸污臂 装置 及其 管道 疏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种车辆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全方位调控吸污臂装置及其管道疏通车。
背景技术
下水道疏通车是用于城市下水管道机械化作业疏通的专用车辆。目前较先进的是冲、吸联合作业的污水循环再利用式下水道疏通车。污水循环再利用式下水道疏通车还解决了车载清水箱的容量有限、不能连续作业的问题。但是,现行的用以支撑吸污管的吸污臂,不能实施全方位的回旋或适度的升降及伸缩,使吸污操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812867B,公布日2012.4.18,公开了一种吸污臂全方位调控的污水循环利用式管道疏通吸污车,包括车体及安装在车体上的动力装置、电控制装置、抽吸装置、冲洗装置、污泥排放装置、污水循环再利用装置,其中,抽吸装置的吸污臂设置有回旋装置、伸缩装置、升降装置;回旋装置设置在抽吸装置的污水箱与吸污臂支架的连接处,伸缩装置与吸污臂支架连接;升降装置设置于吸污臂支架与回旋装置之间。但该结构使吸污臂在旋转和升降当中容易晃动,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全方位调控吸污臂装置及其管道疏通车,使吸污臂可在同一平面内作全方位的旋转,可以适度升降、伸缩,扩大了吸污臂所支撑的吸污管的作业半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方位调控吸污臂装置,包括:支架机构、举升机构、回旋机构、伸缩机构以及设置于支架机构和伸缩机构内的吸污管,其中:支架机构一端与回旋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机构相连;举升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回旋机构和支架机构转动连接。
所述的支架机构包括:支座和两个平行的吸污臂,其中:两个吸污臂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支座的两侧,支座与回旋机构相连。
所述的举升机构包括两个举升油缸,两个举升油缸活塞杆一端分别与支架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回旋机构上。
所述的回旋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液压马达输出轴齿轮和回旋齿轮盘。
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油缸、连接板、若干对上下交错设置的导向滚轮和两个平行设置的伸缩臂,其中:导向滚轮设置于两个伸缩臂之间,连接板一端与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端相连,另一端与伸缩臂相连。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疏通车,包括:包括:车体及设置于其上的容污机构和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全方位调控吸污臂装置,其中:全方位调控吸污臂装置和容污机构相连。
所述的容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污泥箱和吸污泵。
所述的管道疏通车上还设有冲洗装置、污泥排放装置和污水循环再利用装置。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并联的举升油缸的数量,拓展吸污臂的使用功能,加强吸污臂对吸污管的支撑作用,提高作业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吸污臂机构示意图;
图2为吸污臂机构俯视图;
图3为吸污臂机构剖面图;
图4为吸污臂机构侧视图;
图5为管道疏通车示意图;
图中:1为支架机构,2为举升机构,3为回旋机构,4为伸缩机构,5为吸污臂,6为支座,7为加强杆,8为限位杆,9为三通管,10为举升油缸,11为回旋齿轮盘,12为伸缩油缸,13为伸缩臂,14为导向滚轮,15为连接板,16为腹板,17为吸污管,18为污泥箱,19为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架机构1、举升机构2、回旋机构3、伸缩机构4以及设置于支架机构1和伸缩机构4内的吸污管17,其中:支架机构1一端与回旋机构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机构4相连;举升机构2的两端分别与支架机构1和回旋机构3转动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支架机构1包括:支座6和两个平行的吸污臂5,其中:两个吸污臂5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支座6的两侧,支座6与回旋机构3相连。
所述的支座6为通过轴连接的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
所述的两个吸污臂5的外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加强杆7、限位杆8和腹板16以提高支架结构1的稳定性。
所述的腹板16为边缘为波浪形的不规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航(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建筑与桁架屋面的结合结构
- 下一篇:高密封性注射器橡胶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