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变电站虚拟二次回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7616.6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高学强;宁楠;朱皓;张礼波;程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3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变电站 虚拟 二次 回路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虚拟二次回路检测装置,属于智能变电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在IEC61850通信协议基础上分层构建,能够实现智能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间隔层和站控层的设备及网络接口仅接口和通信模型发生了变化,但过程层却由传统的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设备以及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电缆连接,改变为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一次设备、合并单元、光纤连接等内容。智能变电站系统分为3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检测等相关功能。根据国网相关导则、规范的要求,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宜直接跳闸。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不再是以电缆传输单一信号构成的纯电路结构,而是以光纤数字通讯为基础的网络化结构,每一根光纤失中同时传输多路信号,无法再从外部直接的物理连接去分析整个回路,取而代之的则是虚拟二次回路。如何对二次回路进行检测,当回路发生故障时,如何快速定位故障点,是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虚拟二次回路检测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变电站虚拟二次回路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的智能变电站的网络交换机,包括检测模块、解析模块和处理模块,检测模块一端与网络交换机连接,另一端与解析模块连接,解析模块连接着处理模块。在处理模块上设有连接端口。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网络交换机上连接检测模块,另一端与解析模块连接,解析模块连接着处理模块,能够对智能变电站虚拟二次回路进行检测;通过在处理模块上设有可以连接监视器的端口,可以与移动终端或监视设备对接,能以图形和数据方式进行查看,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运维人员处理问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智能变电站网络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变电站虚拟二次回路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的智能变电站的网络交换机1,还包括检测模块2、解析模块3和处理模块4,检测模块2一端与网络交换机1连接,另一端与解析模块3连接,解析模块3连接着处理模块4。在处理模块4上设有连接端口5。
所述的检测模块2对网络交换机1的端口进行连接,对间隔层或站控层的数据采样,采样条件和采样目标根据具体的实际运用和方案来设定,将其数据发送给解析模块3, 其工作环境以智能变电站中配置文件的格式为标准的XML格式下,针对全站的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中特定的节点含义(如DataSet数据集代表此智能设备要发出的报文信息,Inputs代表此智能设备所订阅的报文信息),将需要用到的信息读出并写入到数据库文件中,并在解析的过程中对站内的关键信息进行过滤,如是否有重复的APPID出现、是否有不完整的IED设备信息等;过滤完成之后,输出提示信息;解析模块3对站内线路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后的线路信息进行预警条件设定,对于GOOSE信号的设定依据SCD配置文件的逻辑条件而生成,对于SV采样值设定依据于虚拟二次回路实时采样计算值而生成,所得到的数据发送给处理模块4,处理模块4将数据再次处理,把数据通过图形展示出来,通过在处理模块4的连接端口5上可以连接移动终端或者是监视器,以此来展现数据,可以方便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运维人员处理问题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7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