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蛇形减震器安装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7572.7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1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阚松;李明;邓锐;毕海涛;田菲;曾要争;杨鹏;欧士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蛇形 减震器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蛇形减震器安装座,该安装座用于动车组车体与转向架间抗蛇形减震器的安装,属于动车组车体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动车组在专用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遇到弯道或车辆运行到某一特定速度时,车轮极易发生大幅度的左右振动,横向振动加速度严重超标,造成轨道磨损加速,列车脱轨风险急剧增加,为了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并增加车轮和轨道的使用寿命,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设置抗蛇形减震器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抗蛇形减震器安装座多采用铝合金板材拼接方式,结构复杂、焊缝较多、工艺繁琐,维护困难,且高应力区易发生疲劳开裂,安全系数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蛇形减震器安装座,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抗蛇形减震器安装座,包括安装面、第一连接面和若干个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安装面平行,且与安装面的一侧连接,所述若干个第二连接面均与安装面垂直,且每个连接面与安装面的“L”形状的连接夹角中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安装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第一连接面和若干个第二连接面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
所述若干个第二连接面均设置在安装面与第一连接面的连接处,且若干个第二连接面均与第一连接面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连接面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加强筋固定在对应的第二连接面的中线上,所述第二连接面上的连接孔均匀分布在加强筋的两侧。
所述安装面朝向加强筋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内螺纹柱,所述每个内螺纹柱均与安装面上对应的安装孔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形成一个垂直的“L”形状的安装面,且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均设置有安装孔,使用时,将该垂直的“L”形状的安装面与底架边梁贴合,底架边梁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孔,将铆钉贯穿安装座及底架边梁的安装孔,使用铆枪将安装座与底架边梁固定在一起。安装座上设置多个安装孔,且排布均匀,提高安装的可靠性。
安装面上的安装孔对应贯通设置有内螺纹柱,内螺纹柱位于加强筋之间,内螺纹柱的位置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连接,且内螺纹柱增加了通过安装面上的安装孔连接部件的螺纹连接长度,增加螺纹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一连接面等多个连接安装表面,连接面多,连接更加灵活,且能够通过增设多个安装孔,提高安装连接的稳定性;安装面上设置的内螺纹柱,增加螺纹连接的长度,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接口灵活、通用性良好等特点,为抗蛇形减震器提供一种便捷的安装方式,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底架边梁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安装面,2—底架边梁,3—第一连接面,4—连接件,5—第二连接面,6—加强筋,7—内螺纹柱,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底架边梁2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本抗蛇形减震器安装座,包括安装面1、第一连接面3和若干个第二连接面5,所述第一连接面3与安装面1平行,且与安装面1的一侧连接设置,所述若干个第二连接面5均与安装面1垂直,且每个连接面与安装面1的“L”形状的连接夹角中均设置有加强筋6,所述安装面1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8,第一连接面3和若干个第二连接面5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若干个第二连接面5均设置在安装面1与第一连接面3的连接处,且若干个第二连接面5均与第一连接面3的长度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面3与底架边梁2贴合,第一连接面3上的安装孔8中连接有连接件4,连接件4将第一连接面3与底架边梁2连接,第二连接面5与底架边梁2的另一面贴合,且在第二连接面5的连接孔中也设置有与底架边梁2连接的连接件4,连接件4将第二连接面5连接贴合到底架边梁2上。
所述第二连接面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面是一个具体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连接部件的长度,以及安装面1的长度设置两个以上第二连接面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7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进料式秸秆粉碎机
- 下一篇:铁路客车车厢及铁路客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