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锰工艺中的高效压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6901.6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姚茂君;银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22 | 分类号: | C22B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锰 工艺 中的 高效 压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锰工艺中的高效压滤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锰是将锰矿石进行粉碎、化合、除杂、调配后再进行电解的湿法冶金过程,化合完成后需要通过压滤除去固体矿渣,以获得电解所需的溶液。因此,压滤是电解锰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单元步骤。
电解锰工艺中的压滤,一般都是板框式压滤机,并选用离心泵作为压滤泵,压滤过程是获得滤液,同时滤渣在压滤机中逐步积累到最适合的充盈程度,再进行相应处理,最后完成滤渣清理的循环操作过程,压滤的目的就是实现固液分离。在压滤操作的初始阶段,由于压滤机中为完全清空状态,对压滤泵来说,进行较小扬程的快速大流量输入是此时压滤操作的理想工作状态;但随着滤饼在压滤机中积累后阻力增加,特别是接近压滤终止时有最大压力充盈状态,因此,在压滤后半程能有较大的扬程是将压滤机的压滤性能发挥到最佳的必需条件。
但在压滤操作中,现有的离心泵都无法自动适应这样的过程,达到高效、高质的理想工作状态。一般离心泵进行压滤操作时,都是压滤早期扬程较低,但流量大,使电机处于过载状态,特别容易烧毁电机;到压滤中后期,压滤阻力迅速加大,离心泵的液流量迅速减小,这时电机虽然工作在轻载的低功率状态,但压滤效率很低;压滤泵虽然有最大扬程输出状态,但由于压滤液流量较小,无法充分发挥压滤机的工作性能和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要使离心泵配合压滤机,使电解锰工艺中的压滤全程都达到理想工作状态,发挥压滤的最佳性能是很难实现的,但如果另辟蹊径,采用两台离心泵串、并联的自由切换装置来完成压滤工作,使其在压滤早期将两台离心泵并联,实现快速、低能耗、大流量高效压滤;压滤中后阶段将两台离心泵串联,获得高扬程输送能力,满足后程压滤阻力大,但仍然能有适合流量体现高效压滤并充分发挥压滤机性能的特点,采用这样的双离心泵串、并联自由切换装置来突破电解锰工艺中的压滤技术瓶颈,达到压滤的理想工作状态,具有特别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锰工艺中的高效压滤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实现双离心泵装置的串、并联自由切换。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锰工艺中的高效压滤装置,包括进管、出管、两台离心泵和两台压滤机,其特征在于:两台离心泵由同一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进管分支为两条管道,一条管道经三通旋塞和离心泵连接出管,另一条管道经另一台离心泵和另一个三通旋塞连接出管;两个三通旋塞经中联管上下联通;进管连接锰溶液流槽,流槽具有倒锥形的底部结构;两台压滤机并联后经三通旋塞连接出管,三通旋塞控制两条并联支路的闭合与断开。
本装置通过旋转三通旋塞,可实现两台离心泵串、并联结构的自由切换,能使电解锰工艺中的压滤操作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
通过离心泵的串、并联切换达到电解锰工艺中压滤所需离心泵的最佳工作性能;通过合理简洁的管路设计和三通旋塞实现了两台离心泵的串、并联自由切换操作;与常规的串、并联管道阀门切换装置相比,三通旋塞阀可大大减少管道和阀门的用量,并简化串、并联的切换操作,避免普通管道阀门装置串、并联切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倒锥形的流槽锥底,有利于锰溶液的流出;三通旋塞对两条并联压滤支路的通断可任意控制,且便捷程度要远胜于阀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并联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进管;2、出管;3、中联管;4、三通旋塞;5、三通旋塞;6、离心泵;7、离心泵;24、锰溶液流槽;30、压滤机;31、电机;32、皮带传动;33、皮带传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电解锰工艺中的高效压滤装置,包括进管1、两台离心泵(6、7)、出管2和两台压滤机30,两台离心泵(6、7)由同一电机31通过皮带传动(32、33);进管1分支为两条管道,一条管道经三通旋塞4和离心泵7连接出管2,另一条管道经另一台离心泵6和另一个三通旋塞5连接出管2;两个三通旋塞4、5经中联管3上下联通;进管1连接锰溶液流槽24,流槽24具有倒锥形的底部结构;两台压滤机30并联后经三通旋塞连接出管2,三通旋塞控制两条并联支路的闭合与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6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