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位给药或冲洗式灌肠肛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6276.5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航;刘帆;刘岩;李莉;廖天治;陶艳;龙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1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冲洗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定位给药或冲洗式灌肠肛管。
背景技术
对大便结燥患者的处治方法方法是用药液进行灌肠,以软化粪便,再将粪便排出体外。授权公告号为CN20175092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灌肠通便器,在通便管道末端连接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两端分别连接药袋和便带,以实现药液灌肠和通便,但是该灌肠通便器的给药只限于通便管道的前端,药液到达部位浅,不能充分软化粪便,且不能局部定位给药,影响治疗效果;此外,药液和软化后的粪便均需要通过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容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给药或冲洗式灌肠肛管,解决现有灌肠通便器给药深度不够,不能局部定位给药,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定位给药或冲洗式灌肠肛管,包括管体、气囊、接便容器,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为前部的插入端和后部的外留端,所述插入端呈圆弧形并设置开孔,插入端处的管壁外侧设置气囊,外留端连接接便容器;
还包括沿管体管壁轴向设置的充气管,充气管一端与气囊连通,充气管另一端设置充气阀;
还包括注液管,注液管前端为圆滑的盲端,注液管前端的侧壁至少设置一个出液孔,注液管的后端设置密封帽,注液管沿管体轴向嵌于管体的管壁内,注液管前端出露于管体的插入端,注液管从管体最大插入深度处或者最大插入深度后侧穿出管体,并且注液管可在管壁内滑动。
调整注液管,使注液管的前端和管体的前端齐平,再将管体插入肛门内,根据需要推动注液管,使注液管进入更深的位置,再进行给药或者进行冲洗。为了便于推动注液管,注液管和管体之间可涂抹适量的润滑剂;由于注液管和管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并不会出现渗漏的问题。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液管上设置单向阀,或者在注液管内设置单向膜瓣。这样注液管只能注入药液,避免出现反流导致注液管堵塞。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液管上设有长度刻度;注液管的零刻度位于注液管的前端,或者注液管零刻度到注液管前端的距离等于注液管穿出管体处到管体插入端的距离。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上设置长度刻度,管体的零刻度位于插入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的插入端的管壁上还设置多个侧孔。软化的粪便可从各个侧孔进入管体,避免整个管体的整个插入端被堵塞。
进一步的是,所述接便容器上具有容积刻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充气管与气囊相连的一段嵌于管壁的管体的管壁内,充气管从管体最大插入深度处或者最大插入深度后侧穿出管体。这样可以保证管体插入段侧壁的平整,有利于管体的插入。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液管前端的尺寸大于管体用于容纳注液管的通道的尺寸。这样可以避免注液管从管体中滑落。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的外留端连接阀门,再通过软管连接至接便容器。为了避免进入接便容器内的粪便回流,所述阀门优选为单向阀门。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的外留端与阀门之间螺纹连接。这样可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和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液管可对将药液准确给入直肠更深处,给入深度可根据病变部位调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注液管对直肠进行定位冲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给药或冲洗式灌肠肛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管体10、侧孔11、注液管20、密封帽21、气囊30、充气管31、充气阀32、阀门40、接便容器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定位给药或冲洗式灌肠肛管包括管体10、注液管20、气囊30、阀门40、接便容器50,管体10的两端分别为前部的插入端和后部的外留端,如图1所示左侧为插入端,右侧为外留端。为了管体10更易于插入肛门,管体10的插入端呈圆弧形并设置开孔,开孔具有排便的作用;为了避免单独使用管体10插入端的开孔,可能存在粪便堵塞该开孔的问题,管体10的插入端的管壁上还设置多个侧孔11,例如在插入端管壁十字交叉方向上设置四个圆形侧孔11,这样软化后的粪便可从各个侧孔11进入管体10,避免管体10的整个插入端被堵塞;管体10上还设置长度刻度,以便于控制插入的深度,管体10的零刻度为位于管体10的插入端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6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医用输液装置
- 下一篇:滤网及血液灌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