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6272.7 | 申请日: | 2015-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邓凌峰;回宏;杜树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惠宏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C02F1/62 |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潘访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工序 溶剂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剂回收装置,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重要的电池类型,主要用于电子电路板作为数据记忆体备用电源,广泛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GPS导航仪等产品上,随着锂电池运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锂电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每年锂电池产量高达50亿支。
由于锂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近年来,人类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国家也在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节能减排成为趋势,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常通过湿混工序提取,然而湿混工序溶剂中存在很多金属离子,如若直接排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亟需研制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湿混工序溶剂中存在很多金属离子,如若直接排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危害人体的健康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连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池的底部,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包括:进液区,分流区,容纳区以及沉淀区,所述进液区通过进液管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池连通,所述分流区设置为梯形,其短边部与所述进液区连接,所述分流区设置为多个彼此隔离的可将直径较大的股流液体分散为延其表面均匀流下的细支流,容纳区设置为圆柱形,其一端与所述分流区的长边相连,另一端与沉淀区相连,所述沉淀区设置为锥形,所述容纳区下方设置有出料阀。
优选为,所述进液区的顶部设置有投料阀。
优选为,所述容纳区与沉淀区连接处设置有排液口。
优选为,所述出料阀内设置有过滤网。
由于分流区设置为多个彼此隔离的分流道,液体通过分流道后可以将直径较大的股流液体分散为延其表面均匀流下的细支流,使得沉淀区的沉淀物不会受到大股溶剂流的冲击而翻滚,更加有利于沉淀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连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池1的底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湿混工序溶剂回收装置包括:进液区11,分流区12,容纳区14以及沉淀区15。进液区11通过进液管10与溶剂池1连通,溶剂池1内的溶剂可以通过该进液管10进入至回收装置内,其顶部还设置有投料阀17,通过该投料阀17可以投放与溶剂反应的料,分流区12设置为梯形,其短边部与进液区连接,分流区13设置为多个彼此隔离的分流道13,液体通过分流道13后可以将直径较大的股流液体分散为延其表面均匀流下的细支流,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避免了大直径的股流溶液直接进入容纳区时会使溶液产生漩涡,这样使得沉淀区沉积的物质翻滚或者溶于溶液内,不利于分离。容纳区14设置为圆柱形,其一端与分流区13的长边相连,另一端与沉淀区15相连,在其与沉淀区15连接处设置有排液口18,排液口18上设置有排液阀19,排液口18设置在于沉淀区15的连接处,其好处在于:排液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多的排出非沉淀区的溶液,容纳区14反应完毕后需要再次添加新的溶液进来时,可以将反应完毕的溶液尽可能多的排出,沉淀区15设置为锥形,此种设置使得沉淀物能够积累在容器的底部,容纳区15下方设置有出料阀20,打开出料阀20即可排除沉淀物,在出料阀20内设置有过滤网21可以过滤沉淀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惠宏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惠宏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6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辊式煤炭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清扫破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