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6096.7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0632U9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张永前;石丛林;刘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河人施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爬升 模板 作业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用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装置,适用于新建剪力墙结构的高耸建筑物或构筑物,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住宅楼、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烟囱、竖井井塔等。
背景技术
在早期的高层建筑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剪力墙结构施工,有一种挂脚手架,由于操作简单、模板安拆作业方便、施工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挂脚手架的弊端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般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外观比较差;两个主框架一组,每组最大长度一般在6m左右,组与组之间的间隙防护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架体分组太多,外立面很难保证横平竖直,外观比较差;由于这种挂脚手架不带动力,架体周转需使用塔吊进行吊装,占用塔吊时间长;每提升一次,使用塔吊周转一次,高空作业时间长,安拆隐患多。
为了继续保留原挂脚手架成本低、模板安拆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避免原挂脚手架外观质量差、防护断片多、周转利用塔吊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所述 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框架组件、附墙导向装置及电动提升单元,所述平台框架组件通过附墙导向装置固定在建筑外墙上,所述电动提升单元安装在平台框架组件上部的横梁处,所述电动提升单元连接钢丝绳的一端,所述钢丝绳的活动绕接所述平台框架组件的底部,并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附墙导向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主框架、第二主框,所述第一主框架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一底座,所述第一主框架另一端连接第二主框架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框架组件面向建筑外墙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附墙导向装置连接,所述附墙导向装置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建筑外墙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提升单元安装在第二主框架的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提升单元为电动葫芦,所述在电动葫芦及第二主框架之间连接有荷载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框架组件通过卸荷座固定在附墙导向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框架相反于建筑外墙的一侧设有外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
1、外侧使用钢板网防护,整体外观效果好;
2、所有构件工厂预制,标准化程度高,质量易保证,现场安装速度快;
3、按照整个楼结合施工流水段进行分片或进行整体提升,避免了挂脚手架断片多,安全防护工作量大,安全隐患多的问题;
4、模板操作方便简单。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悬挑脚手架、落地式脚手架相比模板操作更方便、工效更高;
5、与普通外防护脚手架相比,架高度仅为结构标准层层高的2.5倍(目前使用最多的外防护架体高度为结构标准层层高的4.5-5倍),节约了大量材料和人工;
6、自带提升装置,整体提升。与传统挂脚手架相比,周转提升速度快,可以节约塔吊占用时间,提高整体结构施工工效;
7、采用地面组装,整体吊装的方式,安装速度快,工效高,避免大量高空作业;
8、升降过程中配置智能荷载及同步控制装置,升降过程中根据荷载情况,发出声光报警或停机动作,避免了升降过程中人为检查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图2(d)为本实用新型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的安装流程图。
图3(a)、图3(b)、图3(c)、图3(d)、图3(e)为本实用新型自爬升模板作业平台的爬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河人施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星河人施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6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灌装装置
- 下一篇:夹合装置及其辅助组合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