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5168.6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托宽和;托长和;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宽和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胡洋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电集热器。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采用煤来进行供暖,空气污染严重,有的采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但是能源利用率低,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专利CN201310034857.0公开一种光源集热器,包括壳体,集热室和发光管,其壳体内的集热室为圆管形状,集热室内壁面为凹凸结构,集热室的中间位置设置一发光管。在实际应用该集热器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如果需要提高壳体内介质的温度,就只能通过增加发光管的功率,但是发光管功率的增加又受到集热室内空间的限制,如果发光管的功率过大就会对集热室的内壁造成影响,从而降低该集热器的使用寿命,如果发光管的功率过低就会造成加热缓慢,温度不达标的缺陷,且集热室的为圆管状,导致加热面积小,硬度不强。由于其应用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光源集热器的适用性差,不便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光电集热器,其中集热室由数个凹弧板和凸弧板围成,所述凹弧板与凸弧板交替排布,所述集热室内均布设有数个发光管,所述凹弧板和凸弧板位于集热室内侧的内板壁上设有吸光层,便于快速提升温度,提高效率,具有节约能源,降低了环境污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光电集热器,具有壳体,壳体上方设有出水口,壳体下方设有进水口,壳体内设有集热室,集热室贯穿壳体,集热室两端固接在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发光管贯穿集热室,发光管两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集热室由数个凹弧板和凸弧板围成,所述凹弧板与凸弧板交替排布,所述集热室内均布设有数个发光管,所述凹弧板和凸弧板位于集热室内侧的内板壁上设有吸光层。
所述的光电集热器,所述数个凹弧板和凸弧板交替式无缝连接组成集热室,所述集热室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光电集热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具有与集热室两端形状相匹配的开口,所述集热室两端分别固接在开口处。
所述的光电集热器,所述吸光层为吸光漆。
所述的光电集热器,所述吸光层的厚度为0.1-1mm。
所述的光电集热器,所述凹弧板与凸弧板的厚度一致,其厚度为1.0-3.0mm。
所述的光电集热器,所述发光管距离吸光层的最小距离为L,所述L的取值范围为0.5mm-15mm。
所述的光电集热器,所述集热室由6个凹弧板和6个凸弧板交替组成,所述集热室内均布3个发光管,所述发光管设置在凸弧板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集热室设置成由数个凹弧板和凸弧板围成,不仅增大了集热室的导热面积,还增加了集热室的内部空间,便于内部有效排布发光管。如果需要提高壳体内介质的温度,就可以通过增加发光管的数量或提高发光管的功率,便于快速提升温度,提高效率。
凹弧壁和凸弧壁交替式无缝连接组成集热室,所述集热室为一体成型结构。增强了集热室的强度,便于安装,维护及更换。
集热室由6个凹弧板和6个凸弧板交替组成,所述热室内均布3个发光管,所述发光管设置在凸弧板处,使得该集热室内部受热均匀,延长集热室的使用寿命。具有节约能源,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发光管距离吸光层的最小距离为L,所述L的取值范围为0.5mm-15mm,发光管可根据用户需要通过调节发光管的位置,来调节集热室的加热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电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集热室,21-凸弧板,22-凹弧板,3-发光管,4-进水口,5-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光电集热器,具有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壳体1上方设有出水口5,与出水管连接,壳体1下方设有进水口4,与进水管连接,壳体1内设有集热室2,集热室2贯穿壳体1,集热室2两端固接在壳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发光管3贯穿集热室2,发光管3两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集热室2由数个凹弧板22和凸弧板21围成,所述凹弧板22与凸弧板21交替排布,所述集热室2内均布设有数个发光管3,所述凹弧板22和凸弧板21位于集热室2内侧的内板壁上设有吸光层,由吸光层充分吸收光源所提供的能量,使集热室2温度迅速上升,在传导给壳体1内的水,从而完成加热过程,整个过程中,水电完全分离。优选地,吸光层为吸光漆,吸光层的厚度为0.1-1mm。发光管3距离吸光层的最小距离为L,所述L的取值范围为0.5mm-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宽和,未经托宽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5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风机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发热板无端子接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