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洞底拱混凝土衬砌的滑动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4948.9 | 申请日: | 2015-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敏;刘纯;张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洞 混凝土 衬砌 滑动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隧洞底拱混凝土衬砌的滑动模板。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隧洞底拱混凝土衬砌时通常采用底拱台车分段衬砌,或采用全断面台车与边顶拱混凝土一次分段衬砌。这两种台车均存在以下的比较突出的缺点:一是混凝土靠自溜入仓,不能有效实施振捣,容易出现脱空、气泡、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混凝土施工缺陷,只有在脱模后才能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不能及时有效修补消缺;三是必须分仓、分段施工,施工分缝较多,无法实现连续施工,施工速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隧洞底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设计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质量可控、能连续施工、能随时监控并及时修复施工质量缺陷的隧洞底拱混凝土快速施工的一种滑动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洞底拱混凝土衬砌的滑动模板,它包括模板系统、牵引系统、抗浮防偏系统、混凝土入仓振捣系统和消缺养护系统,所述的模板系统由面板、加强肋和支撑围圈组成;所述的抗浮防偏系统包括在隧洞两侧安装导向轨道,使滑动模板在牵引下沿导向轨道移动,确保底拱成型,导向轨道通过锚筋固定在隧洞岩壁上或与衬砌结构钢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混凝土入仓振捣系统通过支撑设置在模板系统上方,混凝土入仓振捣系统包括在模板上设置集料斗和分料槽,混凝土泵直接将混凝土送到集料斗内,通过分料槽向模板两侧均匀分料,在模板下部安装两台附着式振捣器,在模板上口利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实施有效振捣;所述的消缺养护系统包括在模板后部两侧悬吊工作平台,方便人工在工作平台上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质量缺陷及时进行修补;并沿后部的燕尾式模板布置一洒水喷雾装置,保证及时对达到初凝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
上述的面板长度为9米,分6节制造,单节长度1.5米,节之间螺栓连接。
上述的在模板上不同的位置留设有观察孔。
上述的模板滑行前轨道要清理干净,当两侧模板内均充满混凝土并振捣密实,通过观察孔观察混凝土振捣情况后,就要准备开始滑行,初始滑行要求混凝土强度在0.1至0.3mpa之间,初始滑行距离为不超过10cm,滑行后观察混凝土脱模强度,以混凝土成型不垮塌为宜,满足强度要求后一次滑行50-60cm,然后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周而复始模板滑行和混凝土浇筑交替进行,达到连续施工之目的。
上述的导向轨道用12-16号槽钢制作,在模板两侧各设置有滑靴卡入槽钢轨道内,或在轨道内注入润滑油,确保滑靴与轨道能够顺利滑动。
上述的牵引系统为卷扬机、手动葫芦、或液压牵引器。
上述的模板板面的弧度根据隧洞底拱曲率半径大小而定,为90度-110度,边顶拱衬砌每侧留设不少于10cm的搭接长度。
上述的模板板面端部设有底板封头模板。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质量可控、可连续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随时监控及修复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模板板面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模板施工平面布置图。
图2中,a代表滑模模板加工角度,b代表侧拱模板搭位位置,c代表底拱混凝土衬砌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动模板主要由模板系统、牵引系统、抗浮防偏系统、混凝土入仓振捣系统、消缺养护系统等组成。
1、模板系统:主要由面板、加强肋、支撑围圈组成;面板可采用6-9mm厚钢板加工或定型刚模板拼装,通过型钢围圈、加强肋形成刚性结构。模板长度一般为9米,分6节制造,单节长度1.5米,节之间螺栓连接。模板的弧度(弧长)根据隧洞底拱曲率半径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为90度—110度(曲率半径大时可适当加大,曲率半径小时可适当减少)。同时,必须为边顶拱衬砌每侧留设不少于10cm的搭接长度。为了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控混凝土施工情况,在模板上不同的位置留设一定数量的观察孔。
2、牵引系统:可采用卷扬机、手动葫芦、液压牵引器等不同的牵引方式,实际使用时,需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掌握。不同的牵引方式对应不同的牵引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4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BA板粘胶电子元件压合力测试机
- 下一篇:一种封边蜂窝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