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苗夹持送苗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4418.4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2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匀;周脉乐;朱慧轩;华正雨;王琦;陈训教;左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苗 夹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树苗栽植机械,主要涉及一种与挠性圆盘式取苗器相配合使用的树苗夹持送苗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树木种植产业的大力发展,树苗自动移栽已经成为树木种植的必然需求。目前,树苗移栽机械有好多种,其中最实用的是挠性圆盘移栽机构,但是与之配合的送苗机构基本都是链条式输送机构,作业时都是由人工分苗,手动将苗一根一根依次投放入链条式输送机构上,再喂入到移栽机构进行栽植。由于人工投放速度限制,导致树苗输送效率低下,挠性圆盘降低了整个移栽机械的作业效率,而且由于链条传动产生的震动较大,导致树苗振落,造成漏苗现象。另外,人力投苗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此种送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林业机械自动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树苗栽植生产作业的实际需求,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树苗夹持送苗机构,通过将该机构与挠性圆盘移栽机构的配合,达到提高树苗栽植作业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保证作业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树苗夹持送苗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在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固装驱动轮和从动轮,在所述的驱动轮与从动轮上套装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在所述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外表面上均布设置多个树苗夹持槽,所述树苗夹持槽的横截面呈扇面形,且所述的树苗夹持槽位于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外表面部位处的扇面形开口宽度等于或大于树苗直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挠性圆盘移栽机构与链条式输送机构配合时产生的送苗效率低下、必须一根根投放的缺点,大大提高了送苗的输送速度,使整个栽植器的栽植效率得到提高,减少由于人投放不及时造成的缺苗、漏苗现象,而且解放劳动力,降低手动送苗的劳动强度,由于弹性传送带的设计使树苗传送更加可靠,高效,可广泛用于条状树苗的与挠性圆盘栽植配合作业使用,能满足广大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树苗夹持送苗机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驱动轮、2、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3、从动轮、4、从动轴、5、树苗夹持槽、6、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树苗夹持送苗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主动轴6和从动轴4,在所述主动轴6和从动轴4上分别固装驱动轮1和从动轮3,在所述的驱动轮1与从动轮3上套装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2,在所述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2外表面上均布设置多个树苗夹持槽5,所述树苗夹持槽5的横截面呈扇面形,且所述的树苗夹持槽5位于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2外表面部位处的扇面形开口宽度等于或大于树苗直径。
作业时,主动轴6带动驱动轮1旋转,驱动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2在驱动轮1和从动轮3支承下进行回转运动,用手将树苗与树苗夹持槽5方向平行的铺放在环形弹性夹苗输送带2上侧外表面上,用手将树苗抚平,并将每根树苗均匀压入到树苗夹持槽5内夹持,完成树苗的夹持送苗作业。树苗夹持槽5的扇面形横截面和扇面形开口宽度等于或大于树苗直径,既保证了树苗夹持的可靠性、稳固性,又方便了与其配合的挠性圆盘移栽机构从树苗夹持送苗机构上取苗的可靠性、方便性,保证作业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4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