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4348.2 | 申请日: | 2015-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于美玲;王清海;李阳;李娜;张玲;唐连海;李菲;韩晓晨;王磊;周奕;刘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温区 空调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空调的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汽车的环保性及舒适性,空调控制系统作为实现汽车室内外空气切换、采暖、制冷的大脑,它是实现高级车所追求的环保舒适性能的枢纽。为了满足不同人的体感需求,目前,少数高级车上使用了分区空调,即将整个空调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温度控制区。比如: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即为将整个空调区域划分为三个温度控制区,分别为主驾驶侧温度控制区、副驾驶侧温度控制区以及后排温度控制区。由于汽车分区空调的每个出风口温度均可独立控制,从而让乘坐在汽车内不同位置的乘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选择不同的出风温度。但现有的汽车分区空调一般仅配置一个空调控制面板,且大多布置在靠近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如其他位置的乘员想改变与其相对应的那个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就必须告诉驾驶员由驾驶员来逐一调节,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主、副驾驶侧用户及后排用户可单独根据自身需求调节温度,同时驾驶员还可对前、后空调的同时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将整个空调区域划分为主驾驶侧温度控制区、副驾驶侧温度控制区以及后排温度控制区,其包括空调控制器,分别与空调控制器连接的控制面板、车外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日照强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内外循环执行器、前混合风门执行器、后混合风门执行器、模式风门执行器、调速模块、压缩机控制阀,与内外循环执行器连接的进气风门,与前混合风门执行器连接的前冷暖风门,与后混合风门执行器连接的后冷暖风门,分别与模式风门执行器连接的吹面风门、吹脚风门及除霜风门,与调速模块连接的鼓风机马达,以及与压缩机控制阀连接的压缩机;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用于驾驶员和副驾驶侧乘员输入控制指令的前控制面板和用于后排乘员输入控制指令的后控制面板;
所述前控制面板包括:
用于控制前除霜开启/开闭的前除霜键;
用于控制压缩机开启/关闭的A/C键;
用于出风模式切换的第一MODE键;
用于控制紧急报警开关开启/关闭的紧急报警开关;
用于控制三温区同步模式开启/关闭的SYNC键;
用于内外循环模式切换的循环模式键;
用于控制后除霜&后视镜开启/关闭的后除霜&后视镜键;
用于控制主驾驶侧座椅加热开启/关闭的第一座椅加热键;
用于控制主驾驶侧座椅通风开启/关闭的座椅通风键;
用于主驾驶侧温度设置的第一温度调节键和第二温度调节键;
用于控制副驾驶侧座椅加热开启/关闭的第二座椅加热键;
用于自动控制开启/关闭风量+的第一AUTO键;
用于调节风量“+”和“-”的风量调节键;
用于控制后空调开启/关闭的REAR键;
用于控制前/后空调关闭的第一OFF键;
用于副驾驶侧温度设置的第三温度调节键和第四温度调节键;
所述后控制面板包括:
用于调节风量大小以及前除霜开启/关闭的风量调节及前除霜键;
用于控制前/后空调关闭的第二OFF键;
用于自动控制开启/关闭风量+的第二AUTO键;
用于出风模式切换的第二MODE键;
用于后排空调温度设置的第五温度调节键。
所述前控制面板安装在仪表板左下护板本体上;所述后控制面板安装在副仪表板后部面板总成上。
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布置在仪表台板正中间或主驾驶侧附近;
所述日照强度传感器布置在仪表台板的上方、前挡风玻璃的下方,并位于除霜风口正中;
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前进气栅处;
所述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蒸发器芯体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主、副驾驶侧用户及后排用户可单独根据自身需求调节温度,故可兼顾车内各个空间的舒适性需求。另外,驾驶员可分别对主驾驶侧温度控制区、副驾驶侧温度控制区及后排温度控制区的空调进行控制,避免了当后排席位为年老或年幼人员而不方便开空调的后顾之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缩机的启动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4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