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薄膜成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4185.8 | 申请日: | 2015-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1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禹益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博母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2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薄膜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薄膜成型机,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薄膜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薄膜成型机种类很多,现有的薄膜成型机的张力控制系统不够完善,不能完全保证产品表面平整,成型模容易产生变形,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不便,大大降低了成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薄膜成型机,自动化程度高,成型薄膜厚度均匀,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薄膜成型机,包括放线机构、第一牵引机、第一张力控制机构、冷成型段、热成型段、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第二牵引机、飞剪机构和卸料机构,放线机构右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牵引机、第一张力控制机构、冷成型段、热成型段、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第二牵引机、飞剪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的第一牵引机包括压紧气缸、导柱、压紧轮、编码器和动力轮,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动力轮和编码器,轴上设置有压紧轮,压紧轮两端设置有支架,支架顶部设置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两端设置有导柱。
作为优选,所述的编码器与轴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成型机上设置有PLC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与各部件均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自动化程度高,成型薄膜厚度均匀,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薄膜成型机,包括放线机构1、第一牵引机2、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冷成型段4、热成型段5、第二张力控制机构6、第二牵引机7、飞剪机构8和卸料机构9,放线机构1右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牵引机2、第一张力控制机构3、冷成型段4、热成型段5、第二张力控制机构6、第二牵引机7、飞剪机构8和卸料机构9;所述的第一牵引机2包括压紧气缸21、导柱22、压紧轮23、编码器24和动力轮25,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动力轮25和编码器24,轴上设置有压紧轮23,压紧轮23两端设置有支架,支架顶部设置有压紧气缸21,压紧气缸21两端设置有导柱22。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编码器24与轴为一体式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成型机上设置有PLC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与各部件均相连。
此外,所述的第二牵引机7与第一牵引机2的结构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牵引机采用变频控制,气动开合自如,压力可随意调整;机构加工精度高,配标准模具级导柱导套;运行平稳;高分辨率编码器与轴一体化设计,保证计数可靠。
飞剪机构8有效做到不拉扯,不堆折;动力为气动,程序集中控制。剪切后由夹持机构迅速将当前产品夹持住,往前快速行进一段距离,松开后回位,以免影响后续产品;夹口松开后,推料装置将成品推出工作面,进入收料箱,并迅速归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PLC控制装置控制整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变频器和伺服电机;各动作的衔接与控制以及剪切长度信号采集,处理和修正。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PLC系统,TONCEN7”彩色触摸屏,集中控制,变频器采用富士品牌,伺服电机采用日本松下,定位检测采用进口品牌非接触式传感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博母线有限公司,未经艾博母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4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