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鱼饵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2983.7 | 申请日: | 2015-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夕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良晨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5/01 | 分类号: | A01K8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2642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鱼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生鱼饵。
背景技术
鱼饵是钓鱼必不可少的器具。为了提高上钓率,人们利用鱼类大鱼吃小鱼的习性,设计了仿鱼形的仿生鱼饵。目前广泛应用的聚鱼器设有鱼食诱饵和光源等,利用鱼类的趋光性和鱼饵香味引诱鱼类聚集。在垂钓或捕捞鱼儿时,利用灯光引诱鱼儿能达到很好的聚鱼目的。这种方法需要不断更换饵料,且容易出现鱼儿滑脱,诱捕效率很低。现在使用的人造鱼饵比较单调,大都是由一塑料外壳和鱼钩组成,由于塑料外壳比较轻,在水中是漂浮状态,其位置比较偏上,猎物很少,因此钓鱼效率低,同时,塑料外壳单调,诱捕效果不理想。也有单纯使用荧光材料的发光仿生鱼饵,但因为荧光材料发光弱,诱捕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结构简单的仿生鱼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仿生鱼饵,包括鱼体、连接杆;所述鱼体头部的鱼嘴前下方设置有平衡用鱼舌,鱼舌为“鸭蹼”形状;所述连接杆位于鱼体下部,贯穿鱼舌至尾部,连接鱼体整体结构。
所述的连接杆为中空结构,其内部置入各种彩色荧光粉,可以发出不同的色彩,从而吸引不同的鱼。
进一步的,在所述鱼体腹部下方,设置有两个凹槽,凹槽内分别置入不同重量的铅块,铅块的作用在于,使鱼体保持一定的游动姿势,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吸引更多鱼儿靠近,实现钓鱼目的。
进一步的,在所述鱼体腹部的中空内部设置有夹纸,夹纸做成各种彩色的,也可以做成镭射型,色彩更加丰富,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从而吸引到更多的鱼儿。
所述鱼体头部下方向下延伸形成一棱角,所述棱角角度为90度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仿生鱼饵的有益效果是:鱼体的腹部增加中空彩色装置,以及鱼体下部及尾部贯穿一条中空连接杆,内部置入各种彩色荧光粉,可以发出不同的色彩,从而吸引不同的鱼;中空的连接杆,贯穿于鱼的舌部至尾部,连接鱼体整体,所以使用性能较现有技术中的鱼饵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仿生鱼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仿生鱼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鱼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仿生鱼饵的结构做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仿生鱼饵,包括鱼体1、连接杆5;鱼体1头部的鱼嘴前下方设置有平衡用鱼舌2,鱼舌2为“鸭蹼”形状,如图3所示;根据水的浮力可适当调整鱼舌的大小,从耳保证鱼饵能够浮在水面,也可保证鱼饵在水中的姿态。
如图2所示,连接杆5位于鱼体1下部,贯穿鱼舌至尾部,连接鱼体整体结构。连接杆5为中空结构,其内部置入各种彩色荧光粉,可以发出不同的色彩,从而吸引不同的鱼。连接杆还用于连接鱼钩。
在鱼体1腹部下方,设置有两个凹槽,凹槽内分别置入不同重量的铅块,第一铅块3的重量大于第二铅块4。铅块的作用在于,使鱼体保持一定的游动姿势,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吸引更多鱼儿靠近,实现钓鱼目的。
在鱼体腹部的上部为中空结构,中空部位的内部设置有夹纸,夹纸做成各种彩色的,也可以做成镭射的,色彩更加丰富,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从而吸引到更多的鱼儿。
如图1或2所示,鱼体1头部下方向下延伸形成一棱角,1棱角角度为90度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良晨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威海良晨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2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