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2490.3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6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耿佃旭;荆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姝华 |
主分类号: | E04G15/00 | 分类号: | E04G15/00;E04G15/06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道 预留 套管 | ||
技术领域
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属于给排水管道施工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给排水和消防管道施工过程中,在给排水管路和消防管路中预留安装孔时,通常需要放置一段预留件,目前的做法是采用一段PVC管,对PVC管进行切割、钻眼后形成一小段管体,将该管体放置在需要加工定位孔的地面浇筑处,向管体内填沙并用胶带封口进行固定,然后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拆模板,拆开胶带,放出填沙,清理卫生。步骤繁琐,费时费力,而且随着人工费的不断攀升,这种预留方法既费工又费钱,并且固定不牢固,易发生松动。
此外,预埋在地面中的这一段管体只能留在地面中,不能二次利用,用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安装、拆卸,可反复利用,固定牢固的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固定结构,管体顶端具有固定为一体的遮挡用挡板,所述的固定结构固定在管体下端外侧。
所述的固定结构是与管体固定连接的水平外延部,在水平外延部上开设有固定孔。水平外延部与管体为一体结构,且下端平齐,便于与模板固定连接,并且能够防止混凝土进入管体内。
在使用时,密封端口朝上,敞口端口向下放置,取几个钉子,通过固定结构和固定结构上设置的固定孔将管体牢固的固定,确保管体牢固的固定,地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拆除模板的时候可一起拆除本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本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便可再次重复利用,节省了大量的成生产成本,而且安装和拆除均简单、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优化了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所述的水平外延部是与管体一体连接的法兰盘。
所述的水平外延部是沿管体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块。
所述的固定块设有两组,对称设置在管体两侧。
所述的固定块设有两组以上,环形均布在管体外侧。
所述的挡板上设有加工定位孔,管体下端敞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挡板下侧设有支撑筋。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并初步凝固后,可以将该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取出再次利用,在取出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的过程中需要敲打挡板才能从混凝土中脱离,支撑筋可以很好的保护挡板的完整性,提高循环利用的次数。较佳的,支撑筋十字状设置在挡板下侧。
所述的加工定位孔为设置在管体密封端面上的多个边缘加工定位孔,多个边缘加工定位孔环形均布。在管体直径较大时,采用在密封端面上环形均布多个加工定位孔的结构,更能保证管体在浇筑过程中的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省时省力、简单方便:在使用时,密封端口朝上,敞口端口向下放置,取几个钉子,通过固定结构和固定结构上设置的固定孔将管体牢固的固定,并再通过密封端面上的加工定位孔进行定位和固定,确保管体牢固的固定;由于管体上部密封,省去了填沙的麻烦,而且安装和拆除均简单、方便,固定更牢靠,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优化了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2、可重复使用,节省成本:地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拆除模板的时候可一起拆除本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本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便可再次重复利用,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实施例1的轴测图示意图。
图2为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实施例1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示意图。
其中,1、管体2、固定结构201、法兰盘202、固定块3、挡板4、边缘加工定位孔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4:给排水管道预留套管,包括管体1和固定结构2,管体1上端具有固定为一体的遮挡用挡板3,固定结构2固定在管体1下端外侧。固定结构2是与管体1固定连接的水平外延部,在水平外延部上开设有固定孔5。水平外延部是与管体1一体连接的法兰盘201。挡板3上设有加工定位孔,管体1下端敞口设置。
如图2和4所示,在密封端口的密封面上环形均布多个边缘加工定位孔4,多个边缘加工定位孔4环形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姝华,未经荆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2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站机房
- 下一篇:玻纤聚酯树脂复合拉挤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