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粉机变频负压抽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1853.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9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云;曾绍发;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云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铅粉 机变 频负压 抽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粉机附属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粉机变频负压抽风装置。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生产过程所需要的铅粉是通过铅粉机生产的,负压抽风装置是制约铅粉机产量的关键部分,普通的负压抽风装置依靠电气控制电机的转速来完成,电机转速的大小决定负压风的大小,直接决定铅粉机的产量,仅仅依靠控制电机转速来控制风力大小不能很好的与铅粉机主机形成一个互相配合完整的整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方便,在节能的情况下提升铅粉机产量的铅粉机变频负压抽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壳体,壳体内上部设有滤袋,滤袋顶部的滤袋口通过负压管道与安装在壳体内下部的变频电机相连,所述壳体内中部设有与滤袋底部相连通的负压沉降区,所述负压沉降区一侧的壳体上开设有物料进口,所述负压沉降区的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末端相对应的壳体上开设有物料出口。
优选地,所述负压沉降区外部相对应的壳体外表面上设有支撑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负压沉降区外部相对应的壳体上开设有观测口。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铅粉机变频负压抽风装置,通过设置滤袋可保证在负压稳定的前提下使铅粉不进入变频电机内,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变频电机的使用安全,延长了变频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变频电机可达到负压稳定和提高铅粉机产量的目的,通过设置观测口和支撑加强筋,可达到在保证该装置运行安全的情况下实时了解其运行情况;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方便,在节能的情况下提升铅粉机产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壳体1内上部设有滤袋9,滤袋9顶部的滤袋口通过负压管道3与安装在壳体1内下部的变频电机4相连,所述壳体1内中部设有与滤袋9底部相连通的负压沉降区2,所述负压沉降区2一侧的壳体1上开设有物料进口5,所述负压沉降区2的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6,螺旋输送机6的末端相对应的壳体1上开设有物料出口7。所述负压沉降区2外部相对应的壳体1外表面上设有支撑加强筋8。所述负压沉降区2外部相对应的壳体1上开设有观测口10。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变频电机4开始工作,通过通风管道及滤袋9使负压沉降区2形成负压,从而使铅粉机中的铅粉顺利的由物料进口5进入负压沉降区2内,由于滤袋9的过滤使负压沉降区2内的空气进入负压管道3内并使铅粉保留在负压沉降区2内,从而有效保护了变频电机4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铅粉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进入螺旋输送机6,并通过螺旋输送机6的末端由物料出口7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上部”、“内下部”、“内中部”、“末端”、“一侧”等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设”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上文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云,未经陈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1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侧窗装置
- 下一篇:穴盘育苗基质填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