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坩埚定位辅具及采用该辅具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1079.4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东;张会选;方伟峰;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东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5/00 | 分类号: | C30B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沈陈;杨大庆 |
地址: | 245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坩埚 定位 采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坩埚定位辅具,以及采用该辅具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LED领域的晶体生长过程中,需要将坩埚置于保温筒内进行持续加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20072692.0公开了一种坩埚内加热加热炉料装置,其构成包括:保温筒(1)、坩埚(2)、加热体(3)、上盖(4)和坩埚盖(5)构成。结合上述专利的说明书附图图1不难看到,在现有装置中坩埚是直接安装在保温筒的内部,在坩埚的外层与保温层的内层之间存在20mm以上的间隙,在升温过程中坩埚会受到不可避免的热冲击振动,使得坩埚在保温筒中心位置出现偏移,该偏移会引起温场的不稳定,很大程度上降低晶体长成的成功率。
鉴于此,如何对保温筒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使得坩埚在保温筒内不发生偏移,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坩埚定位辅具及采用该辅具的定位装置,解决现有坩埚易在保温筒内发生偏移影响晶体生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坩埚定位辅具,其包括卡接端,以及与该卡接端相连接的抵接端。在卡接端上设有与坩埚的外壁相适配的卡口,抵接端的长度与坩埚外壁至保温筒内壁的距离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卡接端的形状为U形、半圆形或其他形状,只需要实现定位辅具与坩埚的连接即可。更进一步的,抵接端上还设有调节抵接端长度的调节机构。为保证卡接端与坩埚连接的可靠性,在卡口内侧设有增大摩擦的波浪形齿部。优选的,定位辅具由钨材料制成。
作为定位装置这一主题,其包括保温筒,位于保温筒内部且与保温筒同心布置的坩埚,以及一组前述的坩埚定位辅具,各个坩埚定位辅具在保温筒与坩埚之间均匀布置。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坩埚定位辅具设有六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坩埚与保温筒之间增设一组定位辅具,每一个定位辅具包括与坩埚外壁相卡接的卡接端,以及与保温筒内壁相抵接的抵接端,使用时,卡接端卡在坩埚外壁上,抵接端支撑在保温筒内壁,进而保证了坩埚与保温筒的一致性,从而确保了温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使得晶体生长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坩埚定位辅具的主视图。
图2为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01、卡接端;102、抵接端;103、卡口;1、坩埚;2、保温筒;3、坩埚定位辅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坩埚定位辅具,其由U形卡接端101,以及与该卡接端101相连接的抵接端102组成。在U形卡接端101上设有与坩埚1的外壁相适配的卡口103。抵接端102呈直线型,其长度与坩埚1外壁至保温筒2内壁的距离相等。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定位装置,包括保温筒2,以及位于保温筒2内部且与保温筒同心布置的坩埚1,其还包括一组如实施例1所述坩埚定位辅具3,坩埚定位辅具3共设置有六个,且在保温筒2与坩埚1之间均匀布置。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东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东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1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绒制品分毛机
- 下一篇:一种直式滚筒行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