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80929.9 | 申请日: | 2015-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氮化炉,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QPQ”是英文“Quench-Polish-Quench”的缩写。原意为淬火—抛光—淬火,在国内把它称作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氮化炉。但是氮化炉在使用时会产生废气(烟气),如果该部分废气直接排出,则会对环境产生很大污染。
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种可靠的技术方案对其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其能够便于处理氮化炉所排出的废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对由氮化炉的排出管道所排的废气进行处理,其包括第一引风机、喷淋塔、喷淋泵、第二引风机以及沉淀池,所述第一引风机一端与所述排出管道相连,另一端与喷淋塔相连,所述喷淋泵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喷淋塔的下部相连,所述第二端与喷淋塔的上部相连,所述喷淋塔的顶部设置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的末端延伸至沉淀池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塔为聚氯乙烯材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出管道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引风机与第二引风机的功率均为5.5KW。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与沉淀池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沉淀池与过滤池均位于喷淋塔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引风机的一端通过引风管道与所述排出管道相连,所述引风管道上设置有开度调节阀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喷淋塔与喷淋泵,能够实现由第一引风机输入至喷淋塔的废气进行三道喷淋,从而使得废气干净。第二引风机与第一引风机配合,达到喷淋塔进气和排气通畅不涡旋,使得废气被水100%的吸收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该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对由氮化炉的排出管道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从而避免该废气直接进入大气,污染环境。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对由氮化炉的排出管道所排的废气进行处理,包括第一引风机1、喷淋塔3、喷淋泵2、第二引风机5以及沉淀池6。如图中所示,第一引风机1位于喷淋塔3的右侧,第一引风机1的底面与喷淋塔3的底面平齐,喷淋泵2邻近该第一引风机1设置。第二引风机5位于喷淋塔3的左侧,用于将喷淋塔3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处理。
如图中所示的,第一引风机1一端与排出管道相连,用于将废气接入,第一引风机1另一端与喷淋塔3相连,具体是喷淋塔3邻近底面的位置。喷淋泵2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与喷淋塔3的下部相连,第二端与喷淋塔3的上部相连,即第一端通过呈水平延伸的管道与喷淋塔3的下部相连,而第二端则通过呈L形延伸的管道与喷淋塔3的上部相连。喷淋塔3的顶部设置有输出管道4,输出管道4的末端延伸至沉淀池6内,用于将洗涤后的废气输入至沉淀池6内进行沉淀。第一引风机1将氮化炉的废气(主要是氨气)吸入并送入喷淋塔3,喷淋泵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接入喷淋塔3的上部和下部相连,将高压水送入喷淋塔3,废气同喷淋塔3内的水结合生成氨水等,处理后达到标准排放要求。第二引风机5与第一引风机1协同配合,达到喷淋塔3进气和排气通畅不涡旋。可以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第一引风机1与第二引风机5的工作。
喷淋塔3为圆筒状,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塔3为聚氯乙烯材质(PVC)。另外,连接各个部件的管道,也可以选择为PVC材质或者是不锈钢。例如,将与喷淋塔3相连的输出管道4选择为不锈钢。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引风机1与第二引风机5的功率均为5.5KW。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氮化炉的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池7,过滤池7与沉淀池6相连。具体的,过滤池7与沉淀池6的结构以及配置关系等,均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中所示,沉淀池6与过滤池7均位于喷淋塔3的下方,第二引风机5通过管道接入沉淀池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未经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0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硫净烟道疏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耦合酸气提浓的天然气脱硫脱碳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