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料递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0522.6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2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27/04 | 分类号: | B21K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递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用定位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棒料递送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就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模具对构成模具的零件要求十分严格,因为构成模具的零件的误差或形位公差将直接该模具所成型产品的质量和加工精度,且影响范围呈批量化。因此在构成模具时,需要严格要求所用零件的加工质量,其中最重要的除了上模和下模就是定位杆,因为合模时,上模和下模的压合位置受定位杆的直接影响。为了保证定位杆的加工质量,提高模具加工精度,人们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加工质量更加稳定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棒料递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棒料递送装置,包括储料盒,所述储料盒呈簸箕状,储料盒的开口向左,储料盒内部底面为右高左低的斜面,储料盒左端上方设有拨料装置,所述拨料装置包括横杆和均匀分布在横杆上的拨片,所述横杆的前端套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储料盒的前方,所述储料盒的左端连接有棒料窝板,所述棒料窝板的上端面中部为下凹的曲面,所述棒料窝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下端固定有压梁,所述压梁的前端面穿过棒料窝板的前端面固定套有翘杆,所述翘杆的中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棒料窝板的前端面上,翘杆远离压梁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可与齿轮配合,将齿轮卡死,所述翘杆的右部比翘杆的左部重,自然状态下,翘杆的右部下落至最低点,卡块可从齿轮内脱出。
所述压块的上端面为凹弧面,且压块上端面的凹弧面曲率与棒料窝板上端面中部的曲率相同。
所述压块上端面与棒料窝板的上端面平齐时,卡块完全卡入齿轮内,将齿轮卡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在杆类零件的端头镦粗情况下,可为设备或机器的运行提供统一状态的棒料供给,配合相关设备夹取或吸取棒料,代替人工将棒料依次放置在相关设备中的简单操作,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可稳定不间断的供料,为企业增加效益,避免人工操作失误或供料中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后侧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下侧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棒料递送装置,包括储料盒1,所述储料盒1呈簸箕状,储料盒1的开口向左,储料盒1内部底面为右高左低的斜面,储料盒1左端上方设有拨料装置2,所述拨料装置2包括横杆3和均匀分布在横杆3上的拨片4,所述横杆3的前端套有齿轮5,所述齿轮5位于储料盒1的前方,所述储料盒1的左端连接有棒料窝板6,所述棒料窝板6的上端面中部为下凹的曲面,所述棒料窝板6的上端面中部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内设有压块8,所述压块8的上端面为凹弧面,且压块8上端面的凹弧面曲率与棒料窝板6上端面中部的曲率相同,压块8下端固定有压梁9,所述压梁9的前端面穿过棒料窝板6的前端面固定套有翘杆10,所述翘杆10的中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棒料窝板6的前端面上,翘杆10远离压梁9的一端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可与齿轮5配合,将齿轮5卡死,所述翘杆10的右部比翘杆10的左部重,自然状态下,翘杆10的右部下落至最低点,卡块11从齿轮5内脱出。所述压块8上端面与棒料窝板6的上端面平齐时,卡块11完全卡入齿轮5内。
使用时,将多根棒料放在储料盒中,当棒料窝板上没有棒料时,在重力作用下,卡块下降,棒料可推动拨片,在重力作用下滚至棒料窝板处,一旦棒料滚至棒料窝板上,棒料即落入棒料窝板上端面中部的曲面内,向下压压块,从而利用压块将压梁向下压动,压梁下移过程中,翘杆绕翘杆与棒料窝板的铰接点转动,将卡块向上翘动,卡入齿轮内,由于齿轮通过横杆可控制拨片转动,所以拨片将在齿轮的阻挡下停滞,并阻止下一根棒料的滚下,从而实现棒料依次递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0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