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患者监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9647.7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7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谭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庭强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A61B5/0205;A61B5/0402;A61B5/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肿瘤 放射 治疗 中的 患者 监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患者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是利用一种或多种电离辐射对恶性肿瘤及一些良性病进行的治疗,放射治疗的手段是电离辐射。因辐射安全的需要,放射治疗机房的设计有严格的辐射防护要求,治疗室被设计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治疗时,患者会被单独固定在治疗室内的患者支撑系统上。为了保证治疗的精准,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患者保持静止,不要有大的动作。医务工作者则在独立的控制室操作设备对患者进行治疗。单次的放射治疗一般会持续几分钟至二十几分钟不等,治疗中医务工作者是不能进入治疗室观察患者或者与患者交流的,除非中断治疗。现阶段普遍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摄像头录像观察患者的情况,利用对讲系统和患者交流。这些方法都不能获得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这就使得对危重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风险很高。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对放射治疗中的患者实施监护的监护系统,实时采集患者的心电、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信息,并直观的显示在控制室的显示屏上。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患者监护系统,该监护系统能让医务工作者在控制室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掌握正在接受治疗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状态,消除危重患者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监护盲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患者监护系统,包括放射治疗设备、生命体征采集组件、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以及供患者平躺的患者支撑系统,放射治疗设备、生命体征采集组件、第一显示器和患者支撑系统设于治疗室内,第二显示器设于控制室内,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设于所述患者支撑系统的一侧,且相对于患者平躺于患者支撑系统的位置上方设有放射治疗设备的治疗头,所述生命体征采集组件包括第一采集装置、第二采集装置、中央控制器和机械臂,第一采集装置设于患者身上,中央控制器设于第一显示器上,第一显示器和第二采集装置固定设于机械臂上,所述机械臂的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另一端承载中央控制器、第一显示器和第二采集装置上下左右移动,第一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第二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该系统能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将采集到的心电、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信息直观的展现在显示屏上,供医务工作者观察,杜绝了传统采用摄像头无法捕捉患者生命体征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装置上设有蓝牙模块,可通过蓝牙进行通信,避免有线连接对治疗产生影响。
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装置上设有无线模块,可通过wifi信号进行无线通信,解决传统有线连接的弊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装置包括心电信号采集器、呼吸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可直观的观察患者外部特征和患者的肢体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在控制室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掌握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命体征状态,消除危重患者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监护盲区;
(2)有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减弱或呼吸、心跳骤停情况时及时采集抢救措施;
(3)本系统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各大医院放射治疗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0-放射治疗设备,20-患者支撑系统,301-机械臂,302-第一采集装置,303-第二采集装置,401-第一显示器,402-第二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庭强,未经谭庭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9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