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自卸热油功能的油缸篦冷机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8139.7 | 申请日: | 2015-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9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乙顿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21/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热油 功能 油缸篦冷机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自卸热油功能的油缸篦冷机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要求,四代篦冷机成为现如今市场中优先之选,该型号篦冷机具有模块化,无漏料,磨损少,输送效率高,热回收效率高,运转率高,重量轻等特点。现在市场中普遍运用的液压系统有如下问题
由于四代篦冷机不漏料的机械特性,使物料运输时出现“带列”现象。带列是因为在重料堆积的作用下,使得相邻篦床受摩擦力的影响,无法做相对运动,使得一列甚至于多列篦床上的物料没有办法运输到下一流程,从而降低了运输效率。目前同类型的液压控制系统很多无法避免这一问题。
篦冷机自身设备长,而每列单独动作,因此液压管道纵长繁多,极易造成管路终端空气聚集,而破坏污染整个液压系统油液清洁度。目前有的管路安装时会设置排气装置,但是无法约束现场使用人员定期维护排气,造成管道上的排气装置形同虚设,完全没有起到作用。管道冗长,油液中空气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时无法在线及时自动排除。
由于篦冷机的现场管道都位于油缸的下方,因此管道的最高点其实是在油缸处,因而以前在管道上安装排气装置并不合理。
油缸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中,同时24小时制不间断高速运动,使得油缸内部密封件极易磨损,寿命大大缩短。长期处于高温高速的运动状态下,油缸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一般2-3月就会出现漏油等现象,既污染环境,又污染系统油液的清洁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自卸热油功能的油缸篦冷机液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自卸热油功能的油缸篦冷机液压控制系统,油缸上设有与油缸连通的补油卸油阀组,补油卸油阀组包括梭阀、截止阀Ⅰ和截止阀Ⅱ,梭阀的两腔分别与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截止阀Ⅰ、截止阀Ⅱ分别设置在梭阀通往有杆腔、无杆腔的腔室上,梭阀将油缸低压侧的热油和空气排回油箱;有杆腔还连接有与油箱连通的补油控制回路,补油控制回路包括依次管路连通的补油泵组、安全阀、冷却器和过滤器,补油控制回路通过管道将经过过滤的冷却后的低压油液补充到油缸的有杆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补油控制回路,将经过过滤的冷却后的低压油液补充到油缸的有杆腔,增大了带有重料的不需要进行回程动作的油缸反向负载,用于抵消带列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止带列现象的问题;将补油卸油阀组集成在油缸上,通过梭阀将油缸任意一低压侧的热油和空气通过卸油管道排回入油箱,油液循环过滤消除气泡,油液在系统中循环利用;同时也将管路末端的死油热油更换,避免了油缸高速运动时,因为管道过长无法及时供油时产生的油缸内空气累积,最后气蚀密封件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油缸和补油卸油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缸,2.梭阀,3.截止阀Ⅰ,4.截止阀Ⅱ,5.补油泵组,6.安全阀,7.冷却器,8.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带有自卸热油功能的油缸篦冷机液压控制系统,油缸1上设有与油缸连通的补油卸油阀组,补油卸油阀组包括梭阀2、截止阀Ⅰ3和截止阀Ⅱ4,梭阀2的两腔分别与油缸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截止阀Ⅰ3、截止阀Ⅱ4分别设置在梭阀2通往有杆腔、无杆腔的腔室上,梭阀2将油缸1低压侧的热油和空气排回油箱;有杆腔还连接有与油箱连通的补油控制回路,补油控制回路包括依次管路连通的补油泵组5、安全阀6、冷却器7和过滤器8,补油控制回路通过管道将经过过滤的冷却后的低压油液补充到油缸1的有杆腔。
增加补油控制回路,将经过过滤的冷却后的低压油液补充到油缸的有杆腔,增大了带有重料的不需要进行回程动作的油缸反向负载,用于抵消带列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止带列现象的问题。通过安全阀溢流的热油直接连接冷却器,确保补油控制回路的热量不会直接进入油箱,防止主油泵流量大时会抽到热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乙顿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乙顿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8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油缸双回路切换控制系统
- 下一篇:快速息振的双阀芯振动阀及其压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