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材干粘安装结构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6077.6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曾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14 | 分类号: | E04F13/14;E04F13/21;E04F13/22;E04F1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材 安装 结构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单元,具体涉及一种石材干粘安装结构单元。
背景技术
石材墙(柱)面饰面板安装早期基本上采用水泥沙墙粘贴法施工,容易产生空鼓质量问题,从而造成石材面板剥落事故。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采用不锈钢挂件连接的新工艺,即目前国内流行的“干挂法”施工工艺。
传统的石材干挂法存在以下的弊端:石材饰面板厚度不足时,仍使用传统的干挂件施工,背面已经很薄的石材在开切干挂件槽口后,石材的净厚度更薄,将会严重影响石材饰面板的强度,石材饰面板的使用安全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材干粘法安装结构单元及其安装方法,从而解决干挂石材板厚不足时干挂法不安全的问题,并且提高施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材干粘安装结构单元,包括石材、横龙骨和竖龙骨,所述竖龙骨连接在墙面上,所述横龙骨连接在竖龙骨上,所述石材上端连接在横龙骨上,还包括4个透胶孔和两个角码,所述两个角码固定在横龙骨上并对称分布在竖龙骨两侧,所述石材下端与两个角码相连接,所述4个透胶孔中的2个透胶孔分别分布在两个角码与石材的接触面上,所述4个透胶孔中的另外2个透胶孔均匀分布在横龙骨与石材的接触面上,所述石材上对应所述4个透胶孔的部位均涂覆有环氧树脂结构胶层,所述涂覆的环氧树脂结构胶层还在透胶孔中形成胶钉,所述石材与横龙骨、角码通过涂覆的环氧树脂结构胶层与钢横梁和角码粘结,并通过所述胶钉将所述石材与横龙骨、角码加强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龙骨、角码与石材的接触面上钻取透胶孔,并通过透胶孔部位的环氧树脂结构胶形成粘结层使石材与横龙骨、角码连接,安全可靠,并且透胶孔的设置可排气,从而避免环氧树脂结构胶层中有空腔,胶钉的形成还能使安装更为安全牢固,根据计算安全系数约为100,与干挂法节点强度对比试验中,干粘法节点的平均破坏力是干挂法节点的约1.4倍;施工方便、施工环境无粉尘和噪音污染;由于免除在现场石材面板上开切挂不锈钢干挂件的槽口,所以现场可文明施工;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对设计石材饰面板有“V”型槽口时,可解决石材饰面板在石材缝处净厚减薄,开切槽口后石材局部净厚过小,无法满足开槽后槽口净厚不小于7mm要求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出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石材与横龙骨的连接面上还设有环氧树脂结构胶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使所述石材与横龙骨、角码连接更为牢固。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横龙骨上的透胶孔与角码上的透胶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使形成的胶钉形成一个共同的张力,从而所述石材与竖龙骨连接更为牢固。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环氧树脂结构胶由重量比为1∶1的环氧树脂结构A胶和环氧树脂结构B胶组成。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该配比得到的环氧树脂结构胶粘合力高,粘结效果好。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横龙骨焊接在竖龙骨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角码焊接在横龙骨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透胶孔的直径为6mm。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使环氧树脂结构胶穿过透胶孔达到角码或横龙骨的背面,以达到增强石材与角码或横龙骨的粘结强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的石材干粘安装结构单元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石材的尺寸,选取合适大小的竖龙骨、横龙骨和角码,再将所述竖龙骨连接在墙上,将所述横龙骨连接在竖龙骨上,并将角码连接在横龙骨上;
2)再在横龙骨、角码与石材接触面上分布钻取透胶孔;
3)称取重量比为1∶1的环氧树脂结构A胶和环氧树脂结构B胶,然后将称取的环氧树脂结构A胶和环氧树脂结构B胶,于不低于5℃环境下充分搅2min,得到环氧树脂结构胶;
4)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环氧树脂结构胶在石材与透胶孔相接处的位置上涂抹成胶位点,再将所述石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胶位点的环氧树脂结构胶粘附在横龙骨、角码上,并且所述胶位点中的环氧结构胶通过透胶孔形成胶钉,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6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铝板墙体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胶面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