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物品管理柜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6076.1 | 申请日: | 2015-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9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霍智勇;任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智勇 |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晓宇 |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物品 管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管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价值或需要严格监管的物品的智能物品管理柜。
背景技术
高价值物品指价值相对较高的物品,在不同的行业与组织有不同的界定,一般与之相对应的有低值易耗品、医用低值耗材等。需要严格监管的物品,如枪支弹药和特殊药品及医用耗材,均属于重点管控物资,如果被盗、遗失、或者管理缺位,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传统的高价值或需要严格监管的物品的管理方式是采用普通的带锁的柜子或保险柜进行存放,通过钥匙对柜子进行开闭。其管控模式是基于人工登记,信息只能通过人工统计、电话汇报、报表上送等手段进行汇总,汇总的信息一是无法保证实时性,二是无法避免人为管理漏洞。同时,纸质报表可记录的信息量小、查询不方便,出现差错后难于跟踪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开始应用到物资管理系统中。RFID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技术是通过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电磁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对目标物的识别。
但是,现有的针对物资管理的RFID系统其使用模式为过站式信息采集,不支持RFID标签存储状态下的状态的识别,无法实时获得处于存放状态的物品的信息,难以实现无人监控环境下的物品的自助取用。因此,目前缺乏一种能够对所存放的物品进行实时监测的物品管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物品管理柜,包括:柜体、电子锁、柜门控制装置、RFID实时监控装置以及计算机装置;
所述柜门控制装置和RFID实时监控装置分别与所述计算机装置连接;
所述柜体上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形成至少一个储物腔;所述电子锁安装在所述柜门处;所述柜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电子锁,以根据所述计算机装置的指令控制所述电子锁的开启或闭合;
所述RFID实时监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内部,实时采集位于所述储物腔中的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的信息,并将其采集到的信息反馈至所述计算机装置;
所述计算机装置接收所述RFID实时监控装置采集到的信息,并将所述RFID实时监控装置采集到的信息与其存储的历史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所述储物腔中的物品的存入、取出以及存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物品管理柜,通过设置电子锁、柜门控制装置、RFID实时监控装置以及计算机装置,建立了基于封闭空间下的持续性的RFID标签识别空间区域,由此实现对存储在储物腔中的物品进行存入、存储以及取出的全过程监控。电子锁的设置,使得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可以打开指定的柜门,执行存放或取出物品的操作;在物品放入储物腔存储过程中,RFID实时监控装置对在RFID标签识别空间区域内的物品的RFID标签进行采集,并通过与计算机装置内存储的历史信息进行对比,识别出被移入、或移出该RFID标签识别空间区域的物品,以此实现对柜内物品的存入、取出以及储存的全过程实时监控,有效保证了物品的存储安全,特别适用于基于无人值守的自动化高价值或需要严格监管的物品的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物品管理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物品管理柜的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的另一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物品管理柜的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智勇,未经霍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6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支付云服务终端的电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售货机出货自动开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