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室无土水培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5671.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4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昝家乾;李伟;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无土 水培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温室无土水培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大部分农民还在沿用人工值守的方法来看管蔬菜大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蔬菜大棚的环境控制并不理想,往往因为温湿度控制不当造成作物减产,从而给菜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无土水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控系统、温室,所述温室为两个以上,且每个温室中设有一辅控系统、一监测系统、一执行系统和一温度调节辅助系统,每一辅控系统与主控系统建立指控型链路和信息传输链路,每一监测系统与主控系统建立信息传输链路,每一温度调节辅助系统与主控系统建立指控型链路,每一温室中的辅控系统与执行系统之间建立指控型链路。所述辅控系统采集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并调节植物生长环境;所述监测系统采集农作物生长信息;所述执行系统在辅控系统的驱动下调节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所述相邻温室的温度调节辅助系统通过电子开关连接;所述主控系统接收辅控系统和检测系统发送的信息,并比较获得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控制辅控系统调节植物生长环境;所述主控系统接收辅控系统发送的信息并控制电子开关的导通。
所述温度调节辅助系统为水冷循环管,其与外不水库连接,每一水冷循环管有两种工作模式:
模式一,每一温室的水冷循环管作用于该温室;
模式二,相邻温室间的水冷循环管导通作用于该温室和相邻温室。
所述主控系统包括接收模块、比较模块、判断模块和指令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每一温室中辅控系统传输的各传感器和检测仪的信息,以及接收每一温室中监测系统的信息;所述比较模块比较所有监测系统传来的植物生长信息,从中选择生长最优的植物所在的温室,并提取该温室生长环境参数;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同一时间进行升温和降温工作的温室是否为相邻温室,若是,产生联通该相邻温室间电子开关的信号;所述指令发送模块根据所选取的温室,向其他温室发送控制命令,将各温室中农作物生长环境调整为与所选出温室的环境参数相同;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向选取的电子开关发送信号。
所述辅控系统包括环境因素等级列表、测量模块、A/D模块、控制模块、D/A模块、执行模块。所述环境因素等级列表将各环境因素数值按大小排列并划分等级且记录;所述测量模块用于获得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实时环境因素,并将该环境因素数值对应于环境因素等级列表中的等级,并发送环境等级信号;所述A/D模块用于接收环境等级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输入数字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数字信号并处理发送指令信号;所述D/A模块将指令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发送;所述执行模块根据D/A模块发送的指令工作;所述每一输入数字信号与一环境等级信号匹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大棚内无人监管即可完成农作物的培养工作;(2)设立符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作为最优环境因素,当生长环境未落入最优环境因素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模块驱动执行模块调整农作物生长环境;(3)通过比较各温室中农作物生长状况,确定某一温室的生长环境最有利于农作物,进而主控系统控制辅控系统驱动执行系统做出统一调节;(4)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子开关使得多个温室的温度调节系统形成统一整体,当相邻的温室一个进行升温工作、一个进行降温调节,升温的温室可以运用降温温室水冷循环管排除的水流温度,辅助进行升温,进而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室无土水培空系统原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控系统和执行系统组合原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温室无土水培控制系统原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控系统能够原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温室之间水冷循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5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