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缝式鱼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5123.0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2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传彬;雷声军;张佳能;崔进;李丹丹;李刚;杨平;王联斌;徐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缝式 鱼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缝式鱼道,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修建水坝时,为了防止水坝拦住鱼类的洄游通道,要求必须修建过鱼设施。过鱼通道按其结构型式及水力特征可分为横隔板式鱼道、原生态式鱼道、槽式鱼道及特殊结构形式的鱼道等。横隔板式鱼道按隔板型式可分为溢流堰式、淹没孔口式、竖缝式、组合式。根据国内水电工程的特点以及洄游鱼类的特性竖缝式鱼道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典型的竖缝式鱼道包括鱼道边墙、导板和隔板,通过导板和隔板将鱼道分成多个池室,导板和隔板相对设置,导板与隔板之间预留有池室竖缝,池室之间通过竖缝相互连通,鱼类通过池室竖缝逆流而上。上一个池室内水流通过竖缝进入下一个池室后,水流碰到导板、隔板形成回流区,与后面的水流掺混,起到消能的作用,降低水流的流速,从而减小洄游鱼类受到的阻力,使鱼类能更容易的穿过鱼道。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竖缝式鱼道的池室中的水流没有得到充分掺混,消能效果较差,造成竖缝处水流流速较大,使得洄游的鱼类受到的阻力较大,导致鱼类穿过鱼道困难增加,进而鱼类穿过鱼道的数量就会减少,使得水电水利工程对鱼类洄游的影响较大,不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而且,现有的隔板端头的拐角为直角,鱼类在通过池室竖缝时容易受到机械性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缝式鱼道。能够使水流充分掺混,提高消能效果,减小竖缝处水流流速,减小洄游的鱼类受到的阻力,使得鱼类穿过鱼道更加容易,进而鱼类穿过鱼道的数量就会增加,提高过鱼效果,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竖缝式鱼道,包括两道鱼道边墙;一边的鱼道边墙内侧设有一组导板,另一边的鱼道边墙内侧设有一组隔板;导板和隔板成对设置,沿竖缝式鱼道长度方向分为多个池室;在导板与隔板之间设有竖缝;所述导板与隔板错位设置。
前述竖缝式鱼道中,所述导板与隔板错位300mm设置。
前述竖缝式鱼道中,所述池室宽度W为竖缝宽度B的7倍,池室长度L为池室竖缝宽度B的8倍。
前述竖缝式鱼道中,所述导板长度为池室宽度W的3/4,隔板长度为池室宽度W的1/4。
前述竖缝式鱼道中,所述竖缝两侧面与导板和隔板下游面之间的夹角α为40~50度;竖缝两侧面与导板和隔板端面之间的夹角β为60~70度。
前述竖缝式鱼道中,所述竖缝两侧面与导板和隔板下游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度;竖缝两侧面与导板和隔板端面之间的夹角β为63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鱼道内水流充分掺混,提高消能效果,减小竖缝处水流流速,减小洄游的鱼类受到的阻力,使得鱼类穿过鱼道更加容易,提高过鱼数量和效果,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现有竖缝式鱼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鱼道边墙;2-导板;3-隔板;4-竖缝;5-池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一种竖缝式鱼道,如图1和图2所示。图2中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鱼是逆流游动的。竖缝式鱼道包括两道鱼道边墙1;一边的鱼道边墙内侧设有一组导板2,另一边的鱼道边墙内侧设有一组隔板3;导板2和隔板3成对设置,沿竖缝式鱼道长度方向分为多个池室5;池室宽度W为竖缝宽度B的7倍,池室长度L为池室竖缝宽度B的8倍。在导板2与隔板3之间设有竖缝4;所述导板2与隔板3错位300mm设置。导板长度为池室宽度W的3/4,隔板长度为池室宽度W的1/4。竖缝4两侧面与导板和隔板下游面之间的夹角α为40~50度,最佳为45度;竖缝4两侧面与导板和隔板端面之间的夹角β为60~70度,最佳为63度。
实施例
本例是对现有竖缝式鱼道的改进,现有竖缝式鱼道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现有竖缝式鱼道导板2和隔板3是在一条线上的,没有错位。另外导板2和隔板3端面是平面,没有倒角。本例对现有竖缝式鱼道的改进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导板2与隔板3错位300mm设置。另一点是导板2和隔板3端面设有倒角,使竖缝4呈倾斜状态。水流是斜向进入下一池室的,能够使水流充分掺混,提高消能效果,减小竖缝处水流流速,减小洄游的鱼类受到的阻力,使得鱼类穿过鱼道更加容易,进而鱼类穿过鱼道的数量就会增加,提高过鱼效果,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适合在鱼道结构领域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5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挖钻机及其施工工法
- 下一篇:增程式电动汽车辅助动力单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