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防呆探针测试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4994.0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9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苏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芽庄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探针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柔性电路板的发光二极管防呆探针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又称“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柔性电路提供优良的电性能,能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柔性电路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惟一解决方法。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以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损坏导线,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柔性电路板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柔性电路板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数字相机、平板电脑、穿戴电子设备、高速打印机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大量需求;柔性电路板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可焊接性以及于装连、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软硬结合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柔性基材在原件承载能力上的略微不足。促使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大量采用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和其他印制板相比,在狭小的空间布线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机动性,特别是在需要反复弯曲的场合,柔性板更突显了弯曲的寿命。随着柔性线路板的发展,产品的测试也成了行业的一大难题。
目前,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的测试治具种类繁多,例如,专利号为:CN203287488U的柔性电路板的测试治具,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承载机构及测试站,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以及连接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分度器,所述承载机构设于所述分度器的输出轴上且在不同位置承载有至少两个承载柔性电路板,所述测试站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上方,所述测试站包括位移驱动机构以及在位移驱动机构驱动下下行以与柔性电路板实现电气连接进行测试的天板,由于这样结构的柔性电路板测试治具上未设有可进行防呆区分效果的机构,而且柔性电路板中每个需要测试的触点均相同并过于密集,只能通过将测试完成后的产品从设备上取下再进行判断良品或不良品,使得产品不能有效的进行防呆区分造成经常性的人为漏失,导致不能满足现在柔性电路板产品的质量需求,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实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可实现防呆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用性能的发光二极管防呆探针测试治具。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发光二极管防呆探针测试治具,包括针盘组件,所述针盘组件包括针盘、探针及发光二极管防呆机构,该针盘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层板体和下层板体,该上层板体上贴合有测试面板,该探针依次贯穿测试面板、上层板体和下层板体,且探针的两端分别伸出上层板体和下层板体的外侧面,该探针的底端抵触有弹簧,该下层板体的下方设有线盘,该弹簧嵌入于线盘内,该线盘底部连接有治具连接器,并且弹簧通过弹簧导线与治具连接器连接,该发光二极管防呆机构同时嵌入于测试面板、上层板体和下层板体内,并且该发光二极管防呆机构通过导线连接治具连接器。
为了测试柔性电路板的效果更好,所述线盘包括相互贴合上隔板及下隔板,所述弹簧嵌入于上隔板内,所述弹簧导线贯穿下隔板与治具连接器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或拆卸探针,所述探针上套接有套筒,并且该套筒嵌入于上层板体内。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发光二极管防呆探针测试治具在测试时探针顶端准确无误的与柔性电路板的触点抵触后达到测试目的,测试完成后利用发光二极管防呆机构的亮灯指示判断产品的良品和不良品后进行打标记,起到了作业者在区分良品和不良品的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亮灯时的亮度均匀,寿命长,耗电少等优点,解决了人员很容易误判的风险,提高了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针盘组件1、针盘2、上层板体2-1、下层板体2-2、测试面板3、探针4、发光二极管防呆机构5、线盘6、上隔板6-1、下隔板6-2、弹簧7、治具连接器8,弹簧导线9、导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芽庄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芽庄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4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