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铁式鱼雷罐救援起复吊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4833.1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月;王凌飞;韩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014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铁式 鱼雷 救援 起复 吊锁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混铁式鱼雷罐救援起复吊锁具,用于冶金铁水运输中混铁式鱼雷罐的救援起复及内燃机车救援。
背景技术
以往,混铁式鱼雷罐发生脱轨事故时,在救援过程中用钢丝绳将鱼雷罐机械部与走行部捆绑在一起进行起吊,这样很容易发生钢丝绳脱开、位置无法调整、中心易偏移、整体倾斜等不利情况。如用鱼雷罐起复设备进行救援,还会出现由于钢丝绳无法锁紧造成二次打垛使鱼雷罐重心偏高、不稳。另外,钢丝绳捆绑过程耗时长、工作量大、钢丝绳易损坏,这些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案例一:在复救中,如按传统方法用钢丝绳将鱼雷罐机械部与走行部连接在一起,需3-4人耗时40-50分钟才能完成,并且还可能出现二次调整。如使用鱼雷罐专用复救工具,单人或两人在15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作业,并且利用自身调整装置将鱼雷罐机械部与走行部牢固连接在一起,减少了起吊或顶起时的空走行程,并有利于罐体走行部复位。
案例二:对无中心销、有牵引杆的脱轨内燃机车进行复救时,由于起吊处与转向架无纵向连接,起吊时,走行部与转向架只能用锁链连接,由于受力不均锁链易断裂,同时,为防止牵引杆叉部受力变形,必须拆装牵引杆,费时费力,如用鱼雷罐救援起复吊锁具可克服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脱落、结构合理、轻便快捷、操作安全、抗拉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的救援锁具,可适用于冶金铁水运输中混铁式鱼雷罐的救援起复及内燃机车救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混铁式鱼雷罐救援起复吊锁具,所述锁具包括吊具吊耳和调整丝杠,所述吊具吊耳包括上吊耳和下吊耳,所述上吊耳和所述下吊耳之间由所述调整丝杠通过相反的螺纹连接,所述上吊耳和所述下吊耳上分别设有卸扣。
其中所述吊具吊耳、所述调整丝杠和所述卸扣采用40Gr钢锻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鱼雷罐发生事故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混铁式鱼雷罐救援起复吊锁具将鱼雷罐车车体与转向架连成一体,减小之间的间隙,缩短起复时间,提高吊装成功率,降低扶救人员劳动强度,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铁式鱼雷罐救援起复吊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卸扣;2-上吊耳;3-调整丝杠;4-下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铁式鱼雷罐救援起复吊锁具,所述锁具包括吊具吊耳和调整丝杠3,所述吊具吊耳包括上吊耳2和下吊耳4,上吊耳2和下吊耳4之间由调整丝杠3通过相反的螺纹连接,上吊耳2和下吊耳4上分别设有卸扣1;所述吊具吊耳、调整丝杠3和卸扣1采用40Gr钢锻造而成。
在发生鱼雷罐脱轨事故须用液压起复设备及救援起重机进行扶救时,将混铁式鱼雷罐救援起复吊锁具的吊具上吊耳2与车体上部的吊装孔用卸扣4连接。将调整丝杠3上螺纹部分旋入吊具上吊耳2的螺孔内,吊锁具与走行部的连接方法相同,再根据实际情况将调整丝杠调整到锁紧状态,需要时可用卸扣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4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班椅
- 下一篇:翻转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