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式接电缆射频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4817.2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军;李英;苏全林;李成武;王燕哲;刘标军;李晓峰;唐秀;刘梓辉;陈芳;刘为军;郝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烽方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式接 电缆 射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直式接电缆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是传输射频频率范围内信号的连接器件。自从1930年UHF系列连接器出现至今,射频同轴连接器发展的历史仅有短短的几十年,但因其具备良好的宽带传输特性及多种方便的连接方式,使其在通信设备、武器系统、仪器仪表及家电产品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整机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射频同轴连接器也在不断发展,对射频连接器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的直式接电缆射频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式接电缆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壳、绝缘子、内导体、弹性开槽壳以及衬套;
所述绝缘子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后端,在所述绝缘子中嵌有所述内导体,且所述内导体外壁设有倒刺,以防止内导体在绝缘子中移动;
所述弹性开槽壳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后端,所述弹性开槽壳前端设有连接柱,后端设有槽体,所述连接柱设有用于连接外部导体以将外部导体与所述内导体连接的插孔,所述槽体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预留有间隙以形成插槽,并在所述槽体外壁设有止出块;
所述衬套包括绝缘垫片,所述衬套通过所述绝缘垫片安装于所述插孔中。
优选的,所述绝缘子外壁呈阶梯状,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绝缘子外壁匹配,且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倒刺,以防止所述绝缘子在所述外壳中移动。
优选的,所述衬套开口处呈倒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式接电缆射频连接器利用弹性开槽壳的自锁功能,能够在不用锁紧螺纹时,保证指标的稳定性,方便调试,调试合格后锁紧螺母增加可靠性;同时弹性开槽壳为单个独立的零件,可以单镀金或银,不用整个产品外壳镀金或镀银,对于三阶互调有明显的提高;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直式接电缆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壳5、绝缘子4、内导体2、弹性开槽壳1以及衬套3;所述绝缘子4设于所述外壳5的内壁后端,外壳5为圆形铣扁,以外壳5后端为界面端,外壳5的外壁后端有安装螺纹,并在安装螺纹侧设有凹槽,在所述绝缘子4中嵌有所述内导体2,且所述内导体2外壁设有倒刺,以防止内导体2在绝缘子4中移动;
所述弹性开槽壳1设于所述外壳5的内壁后端,所述弹性开槽壳1前端设有连接柱,后端设有槽体12,所述连接柱设有用于连接外部导体以将外部导体与所述内导体2连接的插孔11,所述槽体12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预留有间隙以形成插槽,并在所述槽体外壁设有止出块13;
所述衬套3包括绝缘垫片31,所述衬套3通过所述绝缘垫片31安装于所述外壳5中。
上述实施例方案中,弹性开槽壳1与外壳5、绝缘子4、内导体2之间呈分体式设计,可以单镀金或银,不用整个产品外壳5镀金或镀银,对于三阶互调有明显的提高;通过弹性开槽壳1槽体的止出块13,方便的与匹配的插头连接,提供良好的插拔力,并实现自锁功能。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子4外壁呈阶梯状,所述外壳5的内壁与所述绝缘子4外壁匹配,且所述外壳5的内壁设有倒刺,以防止所述绝缘子4在所述外壳中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衬套开口处呈倒角设置,便于外部导体对准、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烽方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烽方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4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供电线路上的T型分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接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