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听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2560.7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孟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省德 |
| 主分类号: | H04R1/44 | 分类号: | H04R1/4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 地址: | 710086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入水中也能清楚的听到声音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听。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由于能听到声音的装置不能防水,在水中无法工作,能防水的装置在水中又听不到声音,所以在现有技术中,能使人全裸身浸入水中耳朵进水也能在水中听到声音的装置至今未有,以前曾经有过在重潜水服头盔中的潜水有线电话,但潜水服头盔中却只有压缩空气没有水,且因该装置拖有与压缩气输入管并列安装的潜水有线电话线使潜水人员的水下活动严重受限制,所以近年来已被不用输气管和潜水有线电话线的使用灵活的背负压式压缩空气钢瓶潜水衣所逐步代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下听,其能使人裸体浸入水中,两耳进了水也能通过牙齿的骨传导传声作用使潜入水中的人通过牙齿的骨传导听到声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听,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压电片一、压电片二、防水密封圈一、防水密封圈二、电感器、防水密封管、导线一、导线二、防水音频插头、防水保护罩、二氧化硅脂和二氧化硅脂涂层,所述的外壳内的两侧插设有压电片一和压电片二,所述压电片一和压电片二与外壳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水密封圈一和防水密封圈二,导线一和导线二的一端与电感器连接,另一端连接防水音频插头的输入端,压电片一和压电片二的压电极分别与导线二连接,压电片一、压电片二的铜片极分别与导线一连接,防水音频插头的输入端为喇叭口形,喇叭口形的内侧填充设置有二氧化硅脂,外侧设置有防水保护罩。
所述的防水保护罩外表面涂设有二氧化硅脂涂层。
所述的导线二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管。
所述的防水保护罩的材料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能使人潜入水下/海底,人裸体浸入在水中两耳进入水也能听到声音的水下听,它使用灵活方便,物美价廉,水中听声音效果好,使用时隐形隐蔽,听声音绝对保密,对人身体无任何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2-压电片一,3-压电片二,4-导线一, 5-导线二, 6-电感器,7-防水密封圈一,8-防水密封圈二,9-防水密封管,10-防水音频插头,11-橡胶防水保护罩,12-二氧化硅脂,13-二氧化硅脂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水下听,包括外壳1、压电片一2、压电片二3、防水密封圈一7、防水密封圈二8、电感器6、防水密封管9、导线一4、导线二5、防水音频插头10、防水保护罩11、二氧化硅脂12和二氧化硅脂涂层13,所述的外壳1内的两侧插设有压电片一2和压电片二3,所述压电片一2和压电片二3与外壳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水密封圈一7和防水密封圈二8,导线一4和导线二5的一端与电感器6连接,另一端连接防水音频插头10的输入端,压电片一2和压电片二3的压电极分别与导线二5连接,压电片一2、压电片二3的铜片极分别与导线一4连接,防水音频插头10的输入端为喇叭口形,喇叭口形的内侧填充设置有二氧化硅脂12,外侧设置有防水保护罩11,所述的防水保护罩11外表面涂设有二氧化硅脂涂层13,所述的导线二5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管9,所述的防水保护罩11的材料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当防水音频插头10入插座时,防水音频插头10外侧的喇叭口橡胶防水保护罩11受到挤压后,就会吸附在音频输出插座上,同时,橡胶防水保护罩喇叭口内填充满的二氧化硅脂12受橡胶防水保护罩11挤压而溢出并密封防水音频插头10和插座的结合部,从而达到插入后防水密封的目的。
外来音频信号由防水音频插头10内部通过导线二5传至与导线二5并联的电感器6、压电片一2和压电片二3的压电极,流过电感器6的另端、压电片一2和压电片二3的铜片极至导线一4组成的音频信号廻路、使音频信号在压电片一2和压电片二3上产生压电效应振动,还原出声音信号、再经过咬住压电片一2和压电片二3铜片上的牙齿的骨传导传至内耳神经纤毛细胞,从而使外来音频信号经水下听经牙齿传至听者的内耳神经,使听者浸没在水中经过水下听用牙齿听到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省德,未经孟省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2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