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钮切换出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1512.6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游元杰;张荣归;郑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31/6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 切换 出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钮切换出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钮切换出水结构,通常均采用上下移动的方式启闭阀门,该方法时间长后,弹簧容易发生弹性松弛造成阀芯移位,从而导致出水分流不能满足要求密封,另外一些通道设置阀芯上外侧,故而容易发生密封性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控制按钮式阀门结构十分繁杂容易发生密封性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按钮切换出水结构,包括具有多个分流水道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控制水流分流的阀体,水流管道上用于控制阀体实现水流转换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及设置于阀座内的阀芯,所述阀芯上部中心套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上端与按钮连接,所述阀芯下部固定有一棘轮转子,所述棘轮转子上方套设有与阀座定向装配的棘轮定子,所述棘轮转子与棘轮定子具有相互配合斜齿,当按钮下压时,棘轮转子、与棘轮定子与阀座配合实现阀芯旋转,所述阀芯上部与阀座之间设有封堵水流通道的凸缘及出水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中部具有一固定座,所述棘轮转子与棘轮定子限制于固定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底部内设有作用于棘轮转子的阀芯复位弹簧,所述阀座底部设有密封盖,所述阀芯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于阀芯上的棘轮转子另一端作用于阀座底部的密封盖内腔底面,所述阀芯上部套设有压杆复位弹簧,所述压杆复位弹簧上端作用于阀芯下表面下端作用于固定座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上端具有以供压杆上部穿过的开孔,所述压杆上部设有凸环,所述压杆与阀座内壁之间具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阀芯的旋转从而实现水流的控制,整个结构密封性好,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按钮切换出水结构,包括具有多个分流水道的管体100,所述管体100内设有控制水流分流的阀体,水流管道上用于控制阀体实现水流转换的按钮10,所述阀体包括阀座20及设置于阀座20内的阀芯30,所述阀芯30上部中心套有压杆40,所述压杆40的上端与按钮10连接,所述阀座20底部设有密封盖210。
本实施例中,压杆40的上端与按钮10通过设置于按钮10下表面的插槽与压杆上端配合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中,阀芯30下部固定有一棘轮转子50,所述棘轮转子50上方套设有与阀座定向装配的棘轮定子60,所述棘轮转子50与棘轮定子60具有相互配合斜齿,当按钮下压时,棘轮转子50与棘轮定子60配合实现阀芯旋转,所述棘轮转子50带动阀芯30旋转,阀芯30上部与阀座之间设有封堵水流通道的凸缘及出水区域,从而实现水流的分流。
为了保证棘轮转子50与棘轮定子60不发生偏移,在阀座20中部具有一固定座70,所述棘轮转子50与棘轮定子60限制于固定座70内。
为了实现复位,所述阀座20底部内设有作用于棘轮转子的阀芯复位弹簧310,所述阀芯复位弹簧310一端作用于阀芯上的棘轮转子50另一端作用于密封盖210内腔底面,所述阀芯上部套设有压杆复位弹簧410,所述压杆复位弹簧410上端作用于阀芯下表面下端作用于固定座70上表面。
为了保证压杆40的限位,所述阀座20上端具有以供压杆40上部穿过的开孔,所述压杆上部设有凸环420,所述压杆与阀座内壁直接具有密封圈80,以利于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1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