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总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0903.6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6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柯伟;罗永达;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236 | 分类号: | B60T11/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总泵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总泵密封结构中活塞A与总泵B的泵口,其中活塞上设置单一密封C实现制动总泵中泵口处的密封,导致总泵B结构泵口漏油会直接渗漏到助力器内部,导致助力器内部橡胶件被制动液腐蚀, 严重影响制动安全性能。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制动总泵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总泵结构,其解决因总泵漏油导致的助力器内部零件受到制动液的腐蚀影响行车制动安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总泵结构,包括油杯总成及总泵,所述油杯总成与总泵配合连接并连通,所述总泵包括泵体及与泵体内腔配合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两组防漏油结构,该两组防漏油结构之间开设有排液孔,各防漏油结构包括皮圈密封套及O型圈,所述皮圈密封套设置在活塞上,而O型圈设置在皮圈密封套上并与本体配合形成总泵防漏油结构。
进一步,所述活塞包括两个首尾相连的第一活塞总成及第二活塞总成,所述两组防漏油结构设置在第一活塞总成上并与泵体的内腔配合,用于对总泵泵口进行密封。
进一步,所述泵体内腔包括与第二活塞总成配合的第二腔室,及与第一活塞总成配合的第一腔室,而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分别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活塞储液腔、第一活塞压力腔及第二活塞储液腔、第二活塞压力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增加双O型环和双皮圈密封,在双O型环和双皮圈中间打一个小孔,如果出现总泵泵口漏油也不会渗漏到助力器里面,导致助力器内部橡胶件被制动液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2所示,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总泵结构,包括油杯总成及总泵,所述油杯总成1与总泵配合连接并连通,所述总泵包括泵体及与泵体内腔配合连接的活塞。
请参阅图2所示,前述活塞包括两个首尾相连的第一活塞总成2及第二活塞总成3,所述两组防漏油结构7设置在第一活塞1总成上并与泵体的泵体内腔配合,用于对总泵泵口进行密封;所述泵体内腔包括与第二活塞总3成配合的第二腔室5,及与第一活塞总2成配合的第一腔室6,而第一腔室6及第二腔室5分别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活塞储液腔61、第一活塞压力腔62及第二活塞储液腔51、第二活塞压力腔52。
请参阅图2所示,前述第一活塞总成2上设置有两组防漏油结构7,该两组防漏油结构7之间开设有排液孔8,各防漏油结构7包括皮圈密封套71及O型圈72,所述皮圈密封套71设置在第一活塞总成2上,而O型圈72设置在皮圈密封套71上并与本体配合形成总泵防漏油结构;具体的说,所述两组防漏油结构7固定在活塞导套9上,而该活塞导套9设第一活塞总成2上,所述各防漏油结构7中皮圈密封套71位于活塞导套9内侧的凹槽内令该皮圈密封套71与第一活塞总成2连接,而O型圈72则位于活塞导套9外侧的凹槽内,令该O型圈72与泵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增加双O型环和双皮圈密封,在双O型环和双皮圈中间打一个小孔,如果出现总泵泵口漏油也不会渗漏到助力器里面,导致助力器内部橡胶件被制动液腐蚀。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0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机车自动换端装置
- 下一篇:辅助刹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