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毛刺刷头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0897.4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1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圣明;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9/10;B24B47/1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刺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中去除金属工件表面毛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是涉及去毛刺刷头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金属工件在经过车、磨等加工工序后,表面均会残留一定的毛刺和加工中遗留的金属屑。传统的处理方法就是通过强风吹或者人工进行打磨,使用强风吹的时候容易因为金属的自重或者工件边缝角落残留等原因造成清理不完全,很多缝隙中还是会残留金属碎屑,如果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打磨砂纸的消耗数量也比较大。
为此我们计划采用一种旋转摩擦去除毛刺的方法,旋转去毛刺的方法通常会将旋转刷头设计为圆盘状,圆盘状的刷头在旋转去毛刺时,刷毛在经常摩擦时会发生损耗,此时需要将毛刷头继续往下,保持对轴承表面的压力,继续达到去毛刺的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去毛刺刷头自动控制装置,当毛刷在经常使用发生磨损,无法继续保持对轴承表面压力时,使用升降装置使毛刷继续保持对轴承表面的压力,因为毛刷与轴承之间摩擦会产生一定的电流,通过对永磁吸盘上电流监测,即可判断此刻刷毛与轴承面之间的接触是否充分,实现及时调整。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去毛刺刷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操作平台、设置在操作平台的一侧设置纵向支架及去毛刺刷轴装置,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输送履带,所述输送履带上承载永磁吸盘,所述待去毛刺的轴承设置在永磁吸盘上,所述纵向支架上设置纵向滑轨,所述去毛刺刷轴装置上连接横梁。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连接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纵向滑轨上,滑块在纵向滑轨上自由升降,所述永磁吸盘上设置电感检测装置,所述电感检测装置与cnc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毛刺刷轴装置包括传动轮、主转轴及毛刷连接轴,所述主转轴的上端设置在传动轮的中央,所述主转轴下端设置至少两组毛刷连接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当毛刷在经常使用发生磨损,无法继续保持对轴承表面压力时,使用升降装置使毛刷继续保持对轴承表面的压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永磁吸盘上电流监测,即可判断此刻刷毛与轴承面之间的接触是否充分,实现及时调整,保证了去毛刺刷毛能一直与轴承表面保持充分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毛刺刷头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去毛刺刷头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操作平台2、设置在操作平台2的一侧设置纵向支架4及去毛刺刷轴装置,所述操作平台2上设置输送履带3,所述输送履带3上承载永磁吸盘1,所述待去毛刺的轴承设置在永磁吸盘1上,所述纵向支架4上设置纵向滑轨5,所述去毛刺刷轴装置上连接横梁7,所述横梁7的另一端连接滑块6,所述滑块6设置在纵向滑轨5上,滑块6在纵向滑轨5上自由升降,所述永磁吸盘1上设置电感检测装置,所述电感检测装置与cnc控制器连接。
所述毛刺刷轴装置包括传动轮8、主转轴9及毛刷连接轴10,所述主转轴9的上端设置在传动轮8的中央,所述主转轴9下端设置至少两组毛刷连接轴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0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C切型晶棒加工专用倒角器
- 下一篇:一种轴承去毛刺刷轴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