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旋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0446.0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6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岭;吴特为;樊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嘉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刘世勇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旋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旋塞。
背景技术
不锈钢旋塞主要用于封口,并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时,将旋塞旋入开口内即可。一般地,现有的旋塞大多包括旋头和塞头,通过旋塞把塞头旋入开口内,塞头卡入开口起到密封的作用。由于现有的旋塞的塞头密封性较差,导致容易发生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不锈钢旋塞,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可有效防止泄漏,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旋塞的密封性较差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旋塞,所述不锈钢旋塞包括:不锈钢材质的旋塞主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旋塞主体上的第一旋塞头和第二旋塞头;所述第一旋塞头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旋塞头的上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和所述第二密封套均形成为环状,该第一密封套和该第二密封套的中心位置均开有一供所述旋塞主体穿入的通孔,该第一密封套和该第二密封套内均容纳有若干个环形的弹性圈,若干个所述弹性圈相互叠加将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弹性撑开。
其中,在上述的不锈钢旋塞中,所述旋塞主体靠近所述第一旋塞头下端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凸,所述第一密封套的下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凸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
其中,在上述的不锈钢旋塞中,所述第一旋塞头的侧面设置有定位缺口,所述第一密封套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缺口相对应的定位凸起。
其中,在上述的不锈钢旋塞中,所述第二旋塞头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卡凸,所述第二密封套的上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凸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其中,在上述的不锈钢旋塞中,所述旋塞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使其旋转的旋头。
其中,在上述的不锈钢旋塞中,所述弹性圈形成为多根钢丝拧成的钢丝圈。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旋塞,在第一旋塞头和第二旋塞头上均设置有密封套,且密封套内容纳有若干个环形的弹性圈,若干个弹性圈相互叠加将密封套弹性撑开,使得在受到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圈可压缩,产生一定的变形量使得密封套的密封面与开口能够更好地贴合,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锈钢旋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掉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后的不锈钢旋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第二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其中:
1为旋塞主体;2为第一旋塞头;3为第二旋塞头;4为第一密封套;5为第二密封套;6为通孔;7为弹性圈;8为第一卡凸;9为第一卡槽;10为定位缺口;11为定位凸起;12为第二卡凸;13为第二卡槽;14为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不锈钢旋塞的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不锈钢材质的旋塞主体1,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旋塞主体1上的第一旋塞头2和第二旋塞头3。第一旋塞头2的下端面和第二旋塞头3的上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密封套4和第二密封套5,第一密封套4和第二密封套5起密封的作用,防止泄漏。
具体而言,第一密封套4和第二密封套5均形成为环状,该第一密封套4和该第二密封套5的中心位置均开有一供旋塞主体1穿入的通孔6,以将第一密封套4和第二密封套5套在旋塞主体1上,并使得第一密封套4和第二密封套5分别与第一旋塞头2的下端面和第二旋塞头3的上端面贴合,形成两级密封。该第一密封套4和该第二密封套5内均容纳有若干个环形的弹性圈7,每个弹性圈7形成为多根钢丝拧成的钢丝圈,若干个弹性圈7相互叠加将第一密封套4和第二密封套5弹性撑开,使得在受到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圈7可压缩,产生一定的变形量使得第一密封套4和第二密封套5的密封面与开口能够更好地贴合,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嘉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嘉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0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托辊的轴密封结构
- 下一篇:自动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