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气固相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69472.1 | 申请日: | 2015-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易;杨千里;周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淮安工业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B01J19/12;C08F14/06;C08F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陈英俊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气固相 法制 氯化 聚氯乙烯 设备 | ||
1.一种利用连续气固相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氮气瓶(16)、氯气瓶(17)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三个流化床反应器和三个循环泵,即第一流化床反应器(1)、第二流化床反应器(2)、第三流化床反应器(3)、第一氯气循环泵(4)、第二氯气循环泵(5)和第三氯气循环泵(6),三个流化床反应器相互之间通过物料连接管连接并串联布置,每个流化床反应器对应一个循环泵;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上设置PVC进料口(18),在第三流化床反应器上设置出料口(21);每个流化床反应器的外部设置加热装置,每个流化床反应器气体入口处均设置气体加热装置;每个流化床反应器的气体出口分别与所对应的氯气循环泵的入口和尾气吸收塔相连;每个氯气循环泵出口分两路,一路与尾气吸收塔相连,另一路通过气体加热装置与所对应的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相连,实现气体循环;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和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内分别设置第一反应器紫外灯管(11)和第二反应器紫外灯管(12),所述氯气瓶和氮气瓶分别分三个管路通过相应气体加热装置与每个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相连。
2.一种连续气固相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氮气瓶(16)、氯气瓶(17)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三个流化床反应器和一个循环泵,即第一流化床反应器(1)、第二流化床反应器(2)、第三流化床反应器(3)和氯气循环泵(4),三个流化床反应器相互之间通过物料连接管连接并串联布置;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设置PVC进料口(18),在第三流化床反应器上设置出料口(21);每个流化床反应器的外部设置加热装置,每个流化床反应器的气体入口处均设置气体加热装置;每个流化床反应器的气体出口分别与所述氯气循环泵的入口和尾气吸收塔相连;氯气循环泵(4)的出口分两路,一路与尾气吸收塔相连,另一路分别通过三个气体加热装置与每个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相连,实现气体循环;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和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内分别设置第一反应器紫外灯管(11)和第二反应器紫外灯管(12),所述氯气瓶和氮气瓶分别分三个管路通过相应气体加热装置与每个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相连。
3.一种连续气固相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氮气瓶(16)、氯气瓶(17)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三个流化床反应器和三个循环泵,即第一流化床反应器(1)、第二流化床反应器(2)、第三流化床反应器(3)、第一氯气循环泵(4)、第二氯气循环泵(5)和第三氯气循环泵(6),三个流化床反应器相互之间通过物料连接管连接并串联布置,每个流化床反应器对应一个循环泵;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设置PVC进料口(18),在第三流化床反应器上设置出料口(21);每个流化床反应器的外部设置加热装置,每个流化床反应器气体入口处均设置气体加热装置;每个流化床反应器的气体出口分别与氯气循环泵的入口和尾气吸收塔相连,第一氯气循环泵气体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管路和相应气体加热装置与第一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相连,一路与尾气吸收塔相连;第二氯气循环泵气体出口分两路,分别通过管路和相应的气体加热装置与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和第一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相连;第三氯气循环泵气体出口分两路,分别通过管路和相应的气体加热装置与第三流化床反应器和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相连;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和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内分别设置第一反应器紫外灯管(11)和第二反应器紫外灯管(12),所述氯气瓶和氮气瓶分别分三个管路通过相应气体加热装置与每个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相连。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连续气固相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和第二流化床反应器之间的物料连接管(20a)上设有第一阀门(19a);第二流化床反应器和第三流化床反应器之间的物料连接管(20b)上设有第二阀门(19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淮安工业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淮安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94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敌草隆中间体的滴加釜
 - 下一篇:一种反应物料的输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