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式油气管道应力补偿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68137.X | 申请日: | 2015-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7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孟虎林;王志刚;王成;黄琪;李丽;吕永强;赵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虎林;王志刚;王成;黄琪;李丽;吕永强;赵坤 | 
| 主分类号: | F16L3/217 | 分类号: | F16L3/217;F16L3/2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油气 管道 应力 补偿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式油气管道应力补偿支撑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通过液体传导感压补偿的液压式油气管道应力补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管道施工中,采用一系列滑动低支座,将管道安装在支座上部的管卡内,因管道沿轴向发生移动,需安装应力补偿装置,以降低温度、压力波动所引起管道轴向应力集中,应力的过渡集中可能造成管卡或支座破坏,影响管道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式油气管道应力补偿支撑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是:一种液压式油气管道应力补偿支撑装置,包括方形缸体、平衡圆台、支撑穿孔、承压活塞导向管、补偿活塞导向管、限位挡环、平衡导向管、补偿活塞、导向圆柱、调节弹簧、承压活塞、支撑圆柱杆、支撑底板、垂直座板、螺纹槽孔、上压板、通孔、连接长螺栓;所述的平衡圆台的下端面和方形缸体的上端面前后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左右对称,所述的支撑穿孔位于平衡圆台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和方形缸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承压活塞导向管的上端面和方形缸体的内腔上端面固定连接,和支撑穿孔对称,所述的补偿活塞导向管的上端面和方形缸体的内腔上端面的正中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挡环的外圈环面和补偿活塞导向管的内环面固定连接,下端面和补偿活塞导向管的下端面平齐,所述的平衡导向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在方形缸体的内腔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补偿活塞位于补偿活塞导向管的内腔,接触移动连接,所述的导向圆柱的下端面和承压活塞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上端和平衡导向管的内环面接触连接,所述的调节弹簧位于补偿活塞导向管内,上端面和方形缸体的内腔上端面接触连接,下端面和补偿活塞的上端面接触连接,所述的承压活塞位于承压活塞导向管内,接触移动连接,所述的支撑圆柱管的下端和承压活塞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上端穿过支撑穿孔后和支撑底板的下端面前后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左右对称,所述的支撑底板水平放置,上端面和垂直座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前后对称,所述的螺纹槽孔位于垂直座板的上端面上,左右对称,所述的通孔位于上压板的上下端面上,和螺纹槽孔正对,所述的连接长螺栓穿过通孔后和螺纹槽孔配合旋转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挡环的内环面面积为承压活塞导向管内环面的面积之和。
作为优选,所述的垂直座板以及上压板的上下相对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和管道外表面契合的弧形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简单,通过将外部的应力变换传递到液压油内,在内腔的中间活塞处通过弹簧的伸缩来补偿应力所产生的形变,能够有效的保护管道的支撑底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方形缸体、2-平衡圆台、3-支撑穿孔、4-承压活塞导向管、5-补偿活塞导向管、6-限位挡环、7-平衡导向管、8-补偿活塞、9-导向圆柱、10-调节弹簧、11-承压活塞、12-支撑圆柱杆、13-支撑底板、14-垂直座板、15-螺纹槽孔、16-上压板、17-通孔、18-连接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式油气管道应力补偿支撑装置,包括方形缸体1、平衡圆台2、支撑穿孔3、承压活塞导向管4、补偿活塞导向管5、限位挡环6、平衡导向管7、补偿活塞8、导向圆柱9、调节弹簧10、承压活塞11、支撑圆柱杆12、支撑底板13、垂直座板14、螺纹槽孔15、上压板16、通孔17、连接长螺栓18。
平衡圆台2的下端面和方形缸体1的上端面前后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左右对称,平衡圆台2的设定主要是为了增加支撑圆柱杆12的有效解除长度,防止接触面过短导致晃动。
支撑穿孔3位于平衡圆台2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和方形缸体1的内腔连通,承压活塞导向管4的上端面和方形缸体1的内腔上端面固定连接,和支撑穿孔3对称,补偿活塞导向管5的上端面和方形缸体1的内腔上端面的正中位置固定连接,活塞导向管的下端面和方形缸体1的内腔下端面留有一定的距离,不能接触。
限位挡环6的外圈环面和补偿活塞导向管5的内环面固定连接,下端面和补偿活塞导向管5的下端面平齐,为了使得在补偿的时候单位面积上的受力不会过大,将限位挡环6的内环面面积为承压活塞导向管4内环面的面积之和,使其保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虎林;王志刚;王成;黄琪;李丽;吕永强;赵坤,未经孟虎林;王志刚;王成;黄琪;李丽;吕永强;赵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8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