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68089.4 | 申请日: | 2015-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芳;高芳宁;邹宝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腺癌 术后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的乳腺癌发病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开始趋向年轻化,我国也不例外。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乳腺癌成为癌症存活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此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外科手术目前仍然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乳腺癌术后经常会发生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肌力低下、运动后迅速出现疲劳及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等,其程度取决于手术术式和术后时间、放化疗的差异及功能锻炼等。尽可能地降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效增加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中术后及时合理的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故上肢制动在乳腺癌术后尤为重要。
目前,传统方法是将衣物、普通枕头塞于患肢下,口头嘱其患肢制动;但存在患肢易滑落,高度不固定,患肢与床悬空,舒适度欠缺,制动效果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制动效果好的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
包括制动板和制动臂;所述制动臂为两个,其分别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制动板的左右两侧;
所述制动臂为一截面为U型的槽体,所述制动臂的槽体用于容纳使用者的上臂;
所述制动臂的长度在10-15cm之间;所述制动臂的底部设有垫层;
所述制动臂由固定臂、活动臂以及底板组成,所述固定臂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边,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有多级卡槽,所述活动臂设于卡槽内,且所述卡槽内以及与活动臂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螺孔,其采用螺栓固定;
还包括一制动带,所述制动带的一端设于所述制动板的左侧,另一端系于所述制动板的右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板为一矩形板,其高度为3cm,其内表面设有符合人体背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棉质织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臂的内表面贴附有一层棉质织物;其底部的垫层高度在5-8cm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带为高弹性松紧带或带有粘扣的带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伸缩杆、转轴、连接杆,所述制动板、伸缩杆、转轴、连接杆以及制动臂依次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板采用医用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其通过将患者的患肢固定在制动臂内的方法,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其不仅制动效果好,而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臂宽度可调,可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不同宽度的调整;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还设有制动带,进一步起到制动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动板2、制动臂3、连接部件
4、垫层5、固定臂6、活动臂
7、底板8、卡槽9、制动带
10、凹槽31、伸缩杆32、转轴
3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板1和制动臂2;所述制动臂2为两个,其分别通过连接部件3连接于所述制动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制动臂2为一截面为U型的槽体,所述制动臂2的槽体用于容纳使用者的上臂;所述制动臂2的长度在10-15cm之间;所述制动臂2的底部设有垫层4;所述制动臂2由固定臂5、活动臂6以及底板7组成,所述固定臂5设于所述底板7的一侧边,所述底板7的另一侧设有多级卡槽8,所述活动臂6设于卡槽8内,且所述卡槽8内以及与活动臂6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螺孔,其采用螺栓固定;还包括一制动带9,所述制动带9的一端设于所述制动板1的左侧,另一端系于所述制动板1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8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