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触控屏及触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7854.0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沐槐;王朋;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开曼群岛大开曼KY1-11***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电容 电极 触控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触控屏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支持被动笔的双层互电容触控屏的电极图案通常如图1所示,该双层矩阵图案中,每个驱动通道01由一条竖直矩形电极单元组成,每个感应通道02由两条水平细矩形的电极单元组成。由于被动笔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小,所以在通道上移动的时候,无法接触到其相邻的通道,从而造成移动时无电容变化量,形成盲区,无法判断被动笔的具体位置,进而使得程序无法跟踪到笔的痕迹(如图2中圆圈所示的轨迹),前述较差的线性度和精度导致画线弯曲的情况出现。如若要缩小电极单元面积来使被动笔走过的痕迹出现感应量的不同,就要增加通道数量,一方面会降低扫描频率和报点率,另一方面通道数多制造工艺更复杂且会用到价格昂贵的IC。因此,需要对该双层互电容电极图案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旨在提高触控精度和线性度,并且不增加通道数和IC成本,且不会降低扫描频率和报点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驱动电极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位于不同的层面,所述驱动电极包括一通道主干和自所述通道主干向两侧伸出的若干个通道分支,相邻所述通道主干的通道分支相交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通道分支呈梳状,其包括一个自所述通道主干伸出的主线和自所述主线平行伸出的若干个支线,两个相交叉的通道分支的支线相互交叉。
所述通道分支的支线之间及支线和通道主干之间存在镂空区域,在所述镂空区域内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极材料相同且与所述驱动电极相绝缘的填充块。
所述通道分支的支线之间的距离为0.3mm-0.4mm;
所述通道分支的支线之间的距离为0.05mm-0.07mm。
所述通道分支为直线形或弧线形。
一个所述通道主干两侧的通道分支错位排布或对称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屏,至少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之上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采用所述的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包括所述的触控屏及用于输入操作指令的被动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相邻驱动电极的通道分支相交叉的形式,被动笔点在触控电极上时能够接触到相邻的通道,在移动过程中与相邻通道所接触的面积大小不同,空间电力线的感应也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应电容变化量,不像传统电极图案那样存在感应盲区,线性度和精度都会大大提高。另外,由于通道交叉的特性,使得可以用较大的感应单元获得足够高的线性度和精度,进而可以减少驱动通道数量,进而降低IC成本,提高驱动扫描频率及报点率,使得触摸屏能够更精确快速的感应到被动笔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双层互电容触控屏的电极图案;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双层互电容触控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的驱动电极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的驱动电极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互电容触控电极的驱动电极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敦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7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